——我市社区党建工作服务群众掠影
家住七都镇庙港社区庙西街的居民金景林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每当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社区里面的党员和党支部。他说:“这些年,社区里的党员和党支部对我帮助很大,每当我需要时,他们总是能及时帮我解决,我越来越信赖他们。”
这种现象正越来越多出现在我市一些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为群众服务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层次,让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深深地感受到:党员就在我们身边。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老万!”
路过震泽镇砥定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居民们都会向门口这位年近七旬的老党员打招呼。中心从筹备到成立,从成立到十多年的正常运作,老万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去年因为身体原因从中心主任岗位上退下来后,老万向砥定社区党支部提出,愿意义务在中心帮忙,不拿一分钱。就这样又风雨无阻坚持到了现在。与此同时,老万还义务兼起了邻里纠纷调解员、天气预报员、老年学校老师等多项岗位工作,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站好党员最后一班岗,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
这是我市社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头示范作用,积极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一个缩影。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党的宗旨进社区”为主题,我市的社区党组织组织社区党员,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形式,多渠道、多岗位、多形式开展各种为民、便民、利民服务,使党员的光辉形象深入到社区居民的心坎里,既密切了社区党组织、党员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又增强了居民对社区党组织、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大提高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一个电话就是一份信任
市区永康路57号是一栋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楼,每逢下雨的时候道路积水较深,居民们要穿长筒靴才能出行。于是部分抱着试试看心情的居民把电话打到了所在的二村社区党支部。10天后,一批施工人员来到了这里;半个月后,一条加高20公分的路面就铺到了居民的家门口。
很多居民喜上眉梢的同时可能还不知道,这短短的半个月内凝聚了二村社区党支部一班人多少心血。接到反映电话后,支部立即派人去现场进行查看,了解原因和情况;同时与城管部门取得了联系,城管部门也立即派专家进行了勘查,并迅速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在社区党支部和城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们的烦恼。二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屠丽芳谈起这件事时说:“群众能把电话打到支部来,说明信任我们,我们也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正是有这样一种执着的追求,打电话来社区党组织求助的情况是越来越多了。我市不少社区党组织还专门为此开设了党员热线电话,接受居民的求助、投诉、建议等,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疑必解、有错必纠,让广大社区居民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一项活动就是一项承诺
黎里镇黎新社区一名志愿者一大早就来到社区党支部,反映这样一件事情:社区里一间危房年久失修,昨天突然从房子上面掉下一块水泥来,不仅影响了周围居民的通行,还对居民安全构成了威胁。社区党支部接到反映后立即派人到现场进行查看,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及时对房子进行了修葺和维护。这样的事情在黎新社区可不少,哪里存在安全隐患,哪里有不和谐音符,社区党支部总是能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这主要归功于黎新社区党支部开展的义务巡逻活动。党员和热心居民自愿报名组成一支志愿者巡逻队,每天上路走走看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社区反映,把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开展一项活动就是对老百姓的一个承诺,只有做好做实了,才能深受老百姓欢迎。”黎里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卜建平一语破的。的确,将活动作为党组织对百姓的承诺来开展,使社区党建工作从软指标变成了硬任务,从就党建而抓党建变成了贴合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抓党建,从社区党建难度大变成了党建工作赢得广大居民的热烈拥护。目前,我市几乎所有社区党组织都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活动,在为构建和谐社区、美化生活家园中积极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应有的作用。
蓬勃发展的社区在呼唤服务,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强的居民在追求服务,社区党建工作正是适应了这样一种需求,日渐迸发出它的生机和活力。展望未来,一个个环境优美、生活和谐、文明有序、服务优良的现代化社区正向我们走来——因为,党员就在我们身边。

(党员踊跃报名参加“机关党员社区服务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