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首页 > 省市要闻 > 正文
以优良作风谱写中国梦“苏州篇章”——全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综述
来源: 《苏州日报》2014年7月22日01版       发布时间:2014-07-22 08:52
  这是新时期的苏州“双面绣”:在姑苏大地这块人民群众勤劳智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底料”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深入开展,紧贴发展脉络、时代肌理“飞针走线”,一面绣出科学发展之美,一面绣出群众幸福脸谱。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和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健康有序开展,为谱写中国梦的苏州篇章提供坚强保证。
  市委常委带头作示范,督导组层层严格把关
  ——强化质量意识确保活动扎实推进
  市委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精神作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遵循,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市委常委带头、各级一把手引领和督导组把关的合力作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抓好活动的组织实施。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石泰峰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标准定得高、尺子把得严、功夫下得深”的要求,持之以恒抓好各个环节工作,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他带头深入基层,来到建设工地现场察看民生实事项目,走入村、社区服务中心了解社情民意,并到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慰问。连日来,他轻车简从,赴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张家港等各地调研,全面深入了解基层情况,为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察实情谋长远。
  市委各常委坚持从自身做起,带头走基层、访民生,上党课、作交流,抓调研、解难题,深谈心、查问题;市委常委会及时制定出台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和加强廉政建设的规定,并向社会公开承诺“十带头”,为全市党员干部放样子、作表率。
  6月13日至14日,市委常委班子利用一天半时间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常委班子和每位成员对“四风”问题作了深入的对照检查,本着对事业、对同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大家开门见山、直言不讳,没有套话、虚话,既真刀真枪、辣味十足,又生动活泼、团结和谐,使每个同志都深受教育、深受触动,达到了“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的效果,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标杆、作出了示范。
  全市研究制定发挥一把手作用的意见,下发一把手工作手册,明确一把手10项职责和30项具体任务,通过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召开一把手推进会、签订责任书落实“一岗双责”、开展约谈提醒等举措,促使各级“一把手”履行好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的重要责任。活动以来,全市共建立市、县两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215个,实现了县(区)、镇(街道)全覆盖。各级一把手带头上党课5000多人次,参加各类学习会8700余次。
  省、市、县三级督导组对接联动,建立联络例会制,定期业务研讨,把好质量关,指导各单位吃透政策精神; 市委11个督导组坚持从严从紧从实督导,落实“五个不放过”的要求,严格把好政策指导关、活动进程关、学习教育关、意见征集关、查摆问题关和开展批评关,努力做到层层传导压力、工作环环紧扣、步步见到实效。
  多走“街巷集市”,多看“后院角落”
  ——提升服务能力为民办实事、解难事
  践行群众路线,学习教育须放首位,努力做到求真、求深、求实。
  市委围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和“三严三实”等主题,先后开展了10次集中学习和讨论。市四套班子通过“书记带头讲”、“视频集中看”、“专家辅导谈”、“交流研讨学”等方式抓学习,集体观看《焦裕禄》等影片,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全市分两期对县处级干部进行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轮训,分层分批搞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确保学习教育广覆盖。并专门出台学习培训考核办法,要求党员干部全年学习不少于80个学时,并与年度考核、奖惩提拔挂钩。
  持之以恒抓学习教育,目的是给党员干部来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打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这样才能深入基层接地气,才能真心诚意把群众最关心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
  市四套班子广泛开展“五听五问”,倾听群众呼声,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与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带头到各自联系点、到困难集中地、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了解民情民意; 建立定期随机调研机制,改变原有调研模式,多走“街巷集市”,多看“后院角落”,不设路线图,不指定访谈,边走边看边听,在真正的“基层”摸到真正的“民情”。结合实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推出“一把手在一线”活动,推动各级一把手驻一线体验、到一线调研、听一线声音、交一线朋友、解一线难题。据统计,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累计开展调研1.2万余次,召开座谈会3200余场,听取意见2.5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3万余条。
  民有所盼,我有所为,深学细照更需笃行。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市向“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亮剑,在全省率先打造“阳光政务”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姑苏区开展“12345为民解忧工程”,扶持公益组织发展; 昆山市对324个项目进行了审批提速,为283家企业发放“服务绿卡”;市公安局新增3个出入境便民办理服务点,更新排队叫号系统,缩短群众办事时间;市交通局年内新增600辆空调公交车;市卫生局启动医疗自助服务进家庭活动;市住建局针对群众反映排队时间长等问题,在房产交易登记服务大厅推行“错时服务”,提早半小时上班,群众即来即办,不办结不下班。一系列务实的改进服务举措,切实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四治四兴”除“四风”,即知即改见行动
  ——边查边改推动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
  率先是苏州的性格。教育实践活动伊始,市委坚持先学起来、先改起来、先谋起来。
  在准备阶段,及早制定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十二项规定,将辅导书目提前发放到每个党组织,并委托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开展群众路线民意调查活动,收集梳理了7大类1599条意见建议,深入查找“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整治“四风”问题,市委明确“衡量尺子严、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深、整改措施实”的要求,市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征求各方意见。立足苏州实际,提出了“四治四兴”总目标:治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之病,兴为民惠民之风;治急功近利、不负责任之病,兴实干担当之风;治懈怠自满、享乐安逸之病,兴改革攻坚之风;治挥霍奢靡、铺张浪费之病,兴勤政清廉之风。通过“四治四兴”,对行为之弊、作风之垢来一次“大扫除”。
  市委主要领导强调,要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全市各级党组织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逐一认真梳理,逐条逐项对照分析、议深议透,找准病根病灶,明确整改方向。加强纪检、组织、审计、信访等部门之间的联动,把日常检查和集中督查有机结合,持续开展“清风行动”,保持执纪查案高压态势,对严重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依纪依法查处,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市委还专门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
  教育实践贵在动真碰硬,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市委常委会细化形成823条整改举措。此外,还及时在全市部署开展六项即知即改行动,着力整治赌博犯罪、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和违反工作纪律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舌尖上的腐败”、“车轮下的腐败”等行为无所遁形。六项即知即改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各单位修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控经费支出和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市级机关各部门“三公经费”实现全面公开。
  全市教育实践活动进展情况得到了上级媒体的密切关注。5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我市推行政社互动改革、联系服务群众的做法;6月16日,央视《新闻联播》对苏州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实施人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办通讯》专题刊登了“苏州开展六项即知即改行动”的做法……
  接下来,全市将继续严格按照中央、省委规定的程序、步骤和质量要求,不折不扣抓好每一项工作,以教育实践活动的新成效,促进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为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