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 > 基  石 > 正文
构建民主开放的干部工作新机制
来源: 吴江日报2005年07月25日《基石》专版       发布时间:2005-07-25 15:08
  构建民主开放的干部工作新机制,是当前组织工作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市干部工作主动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文件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手段措施,不断推进组织工作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创优。
  科学的干部选任机制
  7月12日下午,市教育局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干部任免方案。和以往不同的是,市教育局按照《市级机关任用干部实行票决制的规定(试行)》的有关要求,采取了无记名投票的办法决定干部任免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干部任用工作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参加票决的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张敏说:“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让我们没有了其他任何顾虑,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对干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去年以来,我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运用科学的制度、民主的方法把人选对选准。相继制定出台了市委全委会、市委常委会、镇党委和市级机关的干部任免票决制度,建立起了市和镇、局两级干部任免决策的新机制。截至目前,市委常委会共5次投票表决领导干部人选141人次,各镇党委、市级机关也已全部采用投票的办法决定干部任免事项。
  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干部选拔任用新方式,不仅给组织部门选贤任能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搭建了竞争的舞台。去年,组织实施了6名副局(科)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工作,有19个市机关部门对45个中层空缺职位开展了竞争上岗工作,一批优秀干部通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方式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
  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
  共青团吴江市委副书记沈建平,作为一名通过公开选拔局(科)级领导干部而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对去年那场公选活动记忆犹新。他说:“参加公选,除了要过笔试关、面试关、考察关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过群众关。”和以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公开面小、较多强调保密性不同的是,活动一开始就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吸引了广大新闻媒体和群众的眼球,《吴江日报》、吴江电台、吴江电视台、“中国 吴江”网站等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不管是公选的职位和人数、范围和条件、程序和步骤,还是进入面试人员名单、进入组织考察程序人员名单、拟任用人选名单,都面向社会进行了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监督把关。群众也普遍反映,这样的公选活动不仅加强了对选用干部的监督,同时也让群众真正参与到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来,做到了选出来的干部让党满意、让群众满意。
  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已经作为一种理念渗透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我市在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方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制度,实行差额考察和考察预告制度,等等。这些改革措施,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
  有效的监督运行机制
  “应该说,我市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越来越民主、越来越规范了。”市信访局副局长孙永浩在7月7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员会议上如是说。作为17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员之一,孙永浩在会上听取了市委组织部对我市上半年干部工作的情况通报,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干部工作如何进一步改进方法和提高成效提出了意见建议。
  这是我市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员制度、构建干部监督工作体系的一个情景。近年来,我市着力在干部监督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两方面下功夫,先后制定出台了提醒教育制度、干部谈话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了使沟通思想、交流情况成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制定出台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员制度、派员旁听讨论干部任免会议制度等,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置于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之下。同时,我市还专门在市委组织部党建网站《组工之友》上开设了干部监督工作举报箱,面向社会公开了举报电话,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举报。

(我市出台市和镇、局两级干部任用票决制度)

(我市公开选拔6名副局(科)级领导干部)

(竞争上岗演讲答辩会现场)

(工作人员接听干部监督工作举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