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正文
一位大学生村干部的“三多三勤”——记震泽镇兴华村党委书记周宇
来源:
《吴江日报》2014年7月2日02版
发布时间:2014-07-02 10:13
大学生村干部大多来自高校,他们扎根农村,在基层默默奉献。周宇,就是吴江大学生村干部群体的优秀代表。
没有青春的稚嫩和彷徨,周宇在吴江的农村最基层干出了成绩,成就了事业。说起自己能够在农村扎下根、做好群众工作的经验,周宇归结为“三多三勤”:多跨门槛、勤交流,主动融入就能被接受;多办实事、勤跑腿,踏实肯干就能有作为;多谋全局、勤理事,勇于担当就能创事业。
多跨门槛勤交流
2007年10月,周宇来到震泽镇蠡泽村,走上了大学生村干部的岗位。
周宇告诉记者,从一开始选择回农村,他就是冲着成为“双带型”村支书去的。从进入蠡泽村开始,周宇就不断向村民学习,从最初的资料管理收集到人口普查、村庄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周宇跨遍了全村每户居民的门槛。
“记得第一次做调解工作时,我就被两位妇女拉破了衣服;第一次单独负责一项工作后,有个复杂的村子,我连进都进不去。”回忆起最初的感受,周宇坦言,自己也曾有过迷惘彷徨,有过不知所措。
最终,周宇用自己的脚步赢得群众的认可———他把脚步跨进了每户村民的家中,也把对自己的认可留在了每位村民的心里。在蠡泽村工作的5年时间里,周宇只在自己结婚和儿子出生时完整休息过3天,其他日子都在奔波忙碌。
2010年12月,周宇高票当选蠡泽村村委会主任,成为吴江第一位担任村主任的大学生村干部。
多办实事勤跑腿
“走上大学生村干部岗位以来,我有过清晨帮村民解决实际困难的经历,有过深夜百姓来敲门求助的经历,也有过回家路上被群众围堵调解纠纷的经历。”周宇告诉记者,“村干部就是为老百姓分担困难的人,要真正去关心村民疾苦,设身处地了解他们的处境,尊重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他们。”
2012年12月,周宇就任兴华村党委书记,成为吴江区第一位担任村书记的大学生村干部。虽然刚开始对兴华村的情况不是很熟悉,但周宇通过积极向其他村干部了解情况,主动与村里的小组长沟通,频繁下基层了解民情,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了村里经济、环境、民生等方面的情况,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2013年,在自己担任村书记的第一个完整年头,周宇带领村干部全面完成企业用地租赁费收缴工作,收回历年来的老大难欠款28万余元,并关停2家高污染企业,建造了近45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引进高效企业,增加村级可支配收入。
实实在在的成绩,让周宇很快赢得了全村百姓和村干部们的认可。去年年底,在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换届选举中,周宇高票当选兴华村新一届党委书记。
多谋全局勤理事
在带领村级经济发展的同时,周宇更关心的是村里老百姓的福祉。
去年以来,周宇带领村民进一步完善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完成了土地整村流转工作,并在民生工程上投入大量资金,新改造、拓宽了3座危桥,投入150多万元硬化道路,与银行合作建立了震泽镇首个村级“启航助学基金”,开办了村级“爱心粮店”并给孤寡老人送去粮食,举办了村级乒乓球联谊赛……
周宇还计划在兴华村筹建150亩生态农场,发展休闲农业。前不久,他牵头成立了震泽镇大学生村干部CSA合作社,并在兴华村试点推广CSA新型农业模式,创新思维发展村级经济。
“曾经,我对村干部的理解就是会做群众工作的人,要为人正气,做到一碗水端平。现在,我对此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是可以改变农村,给村民带来幸福生活的一个职业。”周宇告诉记者。
周宇说:“在我担任大学生村干部的经历中,有过挫折,有过彷徨,甚至有过沮丧,但我对家乡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我愿意把根扎在泥土里,把热情挥洒在乡土中,用真心去服务农村百姓,用汗水去造福农村群众。”
没有青春的稚嫩和彷徨,周宇在吴江的农村最基层干出了成绩,成就了事业。说起自己能够在农村扎下根、做好群众工作的经验,周宇归结为“三多三勤”:多跨门槛、勤交流,主动融入就能被接受;多办实事、勤跑腿,踏实肯干就能有作为;多谋全局、勤理事,勇于担当就能创事业。
多跨门槛勤交流
2007年10月,周宇来到震泽镇蠡泽村,走上了大学生村干部的岗位。
周宇告诉记者,从一开始选择回农村,他就是冲着成为“双带型”村支书去的。从进入蠡泽村开始,周宇就不断向村民学习,从最初的资料管理收集到人口普查、村庄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周宇跨遍了全村每户居民的门槛。
“记得第一次做调解工作时,我就被两位妇女拉破了衣服;第一次单独负责一项工作后,有个复杂的村子,我连进都进不去。”回忆起最初的感受,周宇坦言,自己也曾有过迷惘彷徨,有过不知所措。
最终,周宇用自己的脚步赢得群众的认可———他把脚步跨进了每户村民的家中,也把对自己的认可留在了每位村民的心里。在蠡泽村工作的5年时间里,周宇只在自己结婚和儿子出生时完整休息过3天,其他日子都在奔波忙碌。
2010年12月,周宇高票当选蠡泽村村委会主任,成为吴江第一位担任村主任的大学生村干部。
多办实事勤跑腿
“走上大学生村干部岗位以来,我有过清晨帮村民解决实际困难的经历,有过深夜百姓来敲门求助的经历,也有过回家路上被群众围堵调解纠纷的经历。”周宇告诉记者,“村干部就是为老百姓分担困难的人,要真正去关心村民疾苦,设身处地了解他们的处境,尊重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他们。”
2012年12月,周宇就任兴华村党委书记,成为吴江区第一位担任村书记的大学生村干部。虽然刚开始对兴华村的情况不是很熟悉,但周宇通过积极向其他村干部了解情况,主动与村里的小组长沟通,频繁下基层了解民情,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了村里经济、环境、民生等方面的情况,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2013年,在自己担任村书记的第一个完整年头,周宇带领村干部全面完成企业用地租赁费收缴工作,收回历年来的老大难欠款28万余元,并关停2家高污染企业,建造了近45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引进高效企业,增加村级可支配收入。
实实在在的成绩,让周宇很快赢得了全村百姓和村干部们的认可。去年年底,在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换届选举中,周宇高票当选兴华村新一届党委书记。
多谋全局勤理事
在带领村级经济发展的同时,周宇更关心的是村里老百姓的福祉。
去年以来,周宇带领村民进一步完善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完成了土地整村流转工作,并在民生工程上投入大量资金,新改造、拓宽了3座危桥,投入150多万元硬化道路,与银行合作建立了震泽镇首个村级“启航助学基金”,开办了村级“爱心粮店”并给孤寡老人送去粮食,举办了村级乒乓球联谊赛……
周宇还计划在兴华村筹建150亩生态农场,发展休闲农业。前不久,他牵头成立了震泽镇大学生村干部CSA合作社,并在兴华村试点推广CSA新型农业模式,创新思维发展村级经济。
“曾经,我对村干部的理解就是会做群众工作的人,要为人正气,做到一碗水端平。现在,我对此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是可以改变农村,给村民带来幸福生活的一个职业。”周宇告诉记者。
周宇说:“在我担任大学生村干部的经历中,有过挫折,有过彷徨,甚至有过沮丧,但我对家乡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我愿意把根扎在泥土里,把热情挥洒在乡土中,用真心去服务农村百姓,用汗水去造福农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