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首页 > 农村党建 > 正文
发展经济 让村民生活得更好——记汾湖高新区东联村党委书记沈雪平
来源: 《吴江日报》2014年6月25日02版       发布时间:2014-06-25 09:39
  东联村位于汾湖高新区东北部,东临上海大观园,南依元荡,北接古镇周庄。东联村2003年由原东枫、华树、新庄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当时村级可支配收入只有50万元,村级负债近30万元。
  在村党委书记沈雪平带领下,2013年该村可支配收入超过1100万元,成为吴江为数不多的“千万村”。
  “今年我们将再造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预计明年三四月可投入使用,已经有客户预订好了我们的厂房。”沈雪平说,村里的目标是到2015年村级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万元。
  把资金转化为资产实现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
  2008年,汾湖高新区面向各行政村实行物业建筑镇建村购政策,作为东联村的带头人,沈雪平紧抓机遇,开始大力发展物业经济,逐渐摆脱贫困,步入了富裕村行列。
  “汾湖高新区推出镇建村购后,我们发展了物业经济,既缩短了建设的周期,又降低了建设成本。然后我们一产出就投入,以这样流动的发展方式,这几年整个村拥有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仅物业方面的收入就达600多万元。”沈雪平说。
  沈雪平认为,把资金变成资产,变成可以持续发展的资本,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过去5年多时间里,东联村一有钱就投资,村账户上从来没有多余的钱,但没有银行贷款;该村推出的所有项目都进行公开招投标,没有一个流标。
  在物业经济取得不断突破的同时,沈雪平还积极开拓村级多元化发展路径,依托物业经济带来的经济实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土地股份合作社引进现代生态农业
  2009年,在沈雪平的倡导下,全村组建了整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集体打包发租,引进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项目,为农民增加土地财产收入。
  村里已经成功引进了苏州汇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吴江鸿源生态农业、宏震生态农业等农业项目。这些农业项目大力发展现代化生态循环种植、观光农业、花卉观赏植物及有机蔬菜种植,村民通过土地出租,亩均收益均超1000元,大大提高了全村农田的亩均收益,每年村民分红可达上百万元。
  现在,沈雪平又有了新的想法。周湖线横贯东联村,村里区位优势明显,适合发展乡村旅游。“我们计划把周湖线两边打造成一个集餐饮、采摘等于一体的农村生活体验区。客人来了,可以在菜园自己采摘,然后当场炒了吃。农村生活体验区不改变良田,而且现在周湖线两边已经做到了‘七通一平’,在环保各方面都能达标。”沈雪平对自己的规划信心满满。
  现在东联村的土地租金是1000元/亩,未来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东联村的目标是周湖线两边的土地租金要达到2000—3000元/亩。
  每个自然村建娱乐广场让村民生活得更好
  “村民的诉求,要逐步解决。”在沈雪平看来,发展村集体经济,最终目标就是为村民办实事。
  十年来,东联村先后投入6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全村道路进行拓宽、翻新,并修建了5000多米的石驳岸,改善村民出行、居住条件。
  今年年初,东联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村级惠民制度:75周岁及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1000元慰问金;村里小孩考取“985工程”大学的,奖励5000元,考取本一的,奖励3000元;看病自费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慰问金2000元,自费10万元及以上的,慰问金5000元……
  除了在经济上惠民,沈雪平更看重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以前我们是穷村,村民没啥文娱活动,现在经济好了,村民健身需求比较大。”
  该村5个自然村,现在每个自然村都建了1500平方米的娱乐广场和150平方米塑胶健身器材场。
  “现在破房子拆了建广场,环境卫生也有专人打扫,以前我们羡慕隔壁上海的村,现在他们羡慕我们了!”71岁的村民许宝生说,“有了这个健身场,我天天锻炼,身体都比以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