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才管用
来源:
《苏州日报》2014年5月23日01版
发布时间:2014-05-23 09:09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越深入,就越有气场,也越有温度。归结到一个字,就是“信”,有“信”才管用。
信什么?信真理来自实践,实践检验真理; 信力量源自群众,群众有能力自主自理。
信任是联心的前提。听取人民群众深刻的呼声,就是最根本的为党与政府“说话”。
信任不是随从,更不是盲从。一切建立在“依法治理”与“按客观规律办事”上。脚踏实地又与时创新。
信法为全体要求。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在法治框架内破解难题、寻求圆梦方略,应当成为联系群众的实践过程中之共识。如此,处置所谓的群体事件才不会陷入“表面维稳,循环发作”的怪圈,也不致纠缠于“要信访,还是要信法”的博弈。
不要总把“管”与“理”割裂开来,把“为民作主”与“由民作主”对立起来。须知,雷人雷语炸不开心灵堡垒,而一千句打滑的承诺也抵不上一二项扎根的实事工程。教育实践活动不是训诫,也不是走秀。
党员要重树理想信仰,政府要重塑公信力。重拾信条(如家风),重申信念(如诚信),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亲切而管用——落地有声,放眼有境界。
信什么?信真理来自实践,实践检验真理; 信力量源自群众,群众有能力自主自理。
信任是联心的前提。听取人民群众深刻的呼声,就是最根本的为党与政府“说话”。
信任不是随从,更不是盲从。一切建立在“依法治理”与“按客观规律办事”上。脚踏实地又与时创新。
信法为全体要求。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在法治框架内破解难题、寻求圆梦方略,应当成为联系群众的实践过程中之共识。如此,处置所谓的群体事件才不会陷入“表面维稳,循环发作”的怪圈,也不致纠缠于“要信访,还是要信法”的博弈。
不要总把“管”与“理”割裂开来,把“为民作主”与“由民作主”对立起来。须知,雷人雷语炸不开心灵堡垒,而一千句打滑的承诺也抵不上一二项扎根的实事工程。教育实践活动不是训诫,也不是走秀。
党员要重树理想信仰,政府要重塑公信力。重拾信条(如家风),重申信念(如诚信),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亲切而管用——落地有声,放眼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