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正文
立足抓实抓细推动活动务实有效
来源:
《吴江日报》2014年4月10日04版
发布时间:2014-04-10 08:43
副区长、太湖新城党工委书记 李卫珍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根据区委统一部署,我和太湖新城党工委一班人按照“一把手”亲自抓、带头抓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以上率下、边学边改,紧锣密鼓推进各项工作。
一、精心谋划、把准方向
一是工作定位准。我们深刻把握第二批活动直接在群众家门口开展的特点,深刻分析当前太湖新城功能定位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入细致排摸民生需求,找准找实“四风”问题在太湖新城的具体表现,精心谋划教育实践活动整体部署。二是工作措施实。我们抽调精干力量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面上活动的组织指导和统筹推进。党工委委员全部建立活动联系点,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征求意见。公布办公室、指导组联系方式,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工作督导严。我们精心挑选了27名党性强、经验足、作风硬的同志组成9个指导组,对全区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进行督导,构建起党工委抓全局、层层抓落实、党员齐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深入学习、立行立改
一是集中学习扎实深入。结合太湖新城实际,我编好教案,带头给全体党员干部上专题党课,组织3次集中学习,带头自学中央规定的3本书目;以先辈先烈为镜子,带领班子成员参观党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举办“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学习交流会,带头作出十项承诺,增强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政治自觉。二是征求意见广泛深入。自3月中旬以来,我们重点围绕招商、经济发展、农村工作、社会事业等方面多次下基层开展专题调研,面对面向基层群众、党员干部征求意见,切实找出自身“病灶”所在。三是立行立改及时到位。完善集中办公制度,简化部门工作流程。从打通“中梗阻”入手,调整优化农村工作片力量,研究新型社区及物业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归类合并会议,强化财政预决算管理;清查办公用房,及时整改到位;严格审批,压缩“三公”经费。
三、服务为民、健全机制
一是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展太湖新城领导干部“一联三解五促”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联系村、社区、重点企业。深化完善“老娘舅工作室”,搭建为民服务新平台。大力推广“一月一策”、“亮灯工程”、“爱心满屋,立柱行动”等特色为民服务活动。二是大力推进惠民实事项目。启动实施动迁安置、教育医疗、市政设施、农田水利、文化卫生等10大类30余项实事项目;大力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务设施;推进美丽镇村建设,推广“荣誉存折”等创新做法。三是改进作风提升效能。切实履行“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抓好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强化效能督查考核,健全“一级抓一级”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精心谋划、把准方向
一是工作定位准。我们深刻把握第二批活动直接在群众家门口开展的特点,深刻分析当前太湖新城功能定位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入细致排摸民生需求,找准找实“四风”问题在太湖新城的具体表现,精心谋划教育实践活动整体部署。二是工作措施实。我们抽调精干力量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面上活动的组织指导和统筹推进。党工委委员全部建立活动联系点,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征求意见。公布办公室、指导组联系方式,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工作督导严。我们精心挑选了27名党性强、经验足、作风硬的同志组成9个指导组,对全区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进行督导,构建起党工委抓全局、层层抓落实、党员齐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深入学习、立行立改
一是集中学习扎实深入。结合太湖新城实际,我编好教案,带头给全体党员干部上专题党课,组织3次集中学习,带头自学中央规定的3本书目;以先辈先烈为镜子,带领班子成员参观党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举办“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学习交流会,带头作出十项承诺,增强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政治自觉。二是征求意见广泛深入。自3月中旬以来,我们重点围绕招商、经济发展、农村工作、社会事业等方面多次下基层开展专题调研,面对面向基层群众、党员干部征求意见,切实找出自身“病灶”所在。三是立行立改及时到位。完善集中办公制度,简化部门工作流程。从打通“中梗阻”入手,调整优化农村工作片力量,研究新型社区及物业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归类合并会议,强化财政预决算管理;清查办公用房,及时整改到位;严格审批,压缩“三公”经费。
三、服务为民、健全机制
一是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展太湖新城领导干部“一联三解五促”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联系村、社区、重点企业。深化完善“老娘舅工作室”,搭建为民服务新平台。大力推广“一月一策”、“亮灯工程”、“爱心满屋,立柱行动”等特色为民服务活动。二是大力推进惠民实事项目。启动实施动迁安置、教育医疗、市政设施、农田水利、文化卫生等10大类30余项实事项目;大力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务设施;推进美丽镇村建设,推广“荣誉存折”等创新做法。三是改进作风提升效能。切实履行“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抓好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强化效能督查考核,健全“一级抓一级”的长效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