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红利助推转型升级——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海鹰
来源:
《吴江日报》2014年3月31日01版
发布时间:2014-03-31 08:46
推进“55352”工程,力争人才总量超过20万人,高层次人才超过1.2万人,其中新增高层次人才1500名,重点产业紧缺人才500名;创新创业精英周落户项目50家,“海鸥计划”引进人数7人,“博士后计划”申报数要达到17人。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基地)新增4个,博士后工作站开题超过8个。新增高技能人才3800名,其中技师380名。新增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10个……今年,我区深入推进“四五六”战略,区人社局承担了繁重的“智力”保障任务。
新近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区从业人员总数2013年分别较2011、2012年减少1.7万多人和2.3万多人,2013年人才总量比2011年增长30%,同时技能人才增长60%。
“这‘一降一升’,说明吴江经济转型升级迈出了一大步,新技术的应用、新装备的投入不断增加,人力资源结构不断优化,人才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海鹰表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如由于人才供求关系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经济迅猛崛起等原因,导致吴江引才难度增加,留才压力增大,这就要求人社部门尽职尽责以城市化、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的视野,全面深化改革,为‘四新定位’更到位、‘五大提升’更快速作出我们应尽的贡献。”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区人社部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发人才能量,释放人才红利。一是继续鼓励企业加大技能型用工的培训、培养和引进,保证企业用工数量稳定,同时对社保缴费稳定和社保基金继续良性运行也有作用。二是继续依托“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周”大力引进优质项目和人才,助推全区经济转型升级。三是继续发挥政策优势引进和留住人才,不断提升全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环境留人,待遇留人。四是继续加强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大力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强经济的内在活力和持续动力。
“增加人才总量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原动力,与此同时,我们必须通过盘活人才资源,提高人才贡献率,即在人均效益上下功夫。”王海鹰表示。
针对此方面,区人社局围绕满足各类人才核心需求,营造政策优势,于近期发布《吴江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资助办法》,形成了人才工作政策的“组合拳”。
“该《办法》的出台,就是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口上,对提高人才贡献率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王海鹰说,“人才的贡献份额越大,说明人才的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程度越高。”
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引入市场机制也是区人社局做好“人”的工作的重点之一。
目前,吴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入驻高端人力资源企业30多家,作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如何充分发挥整合优势,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吴江“四五六”战略全力推进提供保障,是摆在区人社局领导面前的一道考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所以,政府就是搭好平台,积极引导,把产业园办成品牌度高、吸引力强、影响力大,能够提供人力资源产业链一条龙服务的大市场。”王海鹰说。
产业园通过近两年的建设,运作机制不断完善,市场化程度愈发成熟,已在国内形成了强有力的“人力磁场”。据了解,今年4月10日,产业园内的苏州申博集团寅特尼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将举行“百所职校看吴江”活动,让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感受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成果,从而促进吴江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接下来,区人社局在社会保障、培训服务、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人社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向既定目标挺进。”王海鹰说,“相信通过这些努力,吴江的就业环境会更优,创业条件会更好,生活和工作的功能会更全,实现‘四五六’战略的步伐会更快。”
新近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区从业人员总数2013年分别较2011、2012年减少1.7万多人和2.3万多人,2013年人才总量比2011年增长30%,同时技能人才增长60%。
“这‘一降一升’,说明吴江经济转型升级迈出了一大步,新技术的应用、新装备的投入不断增加,人力资源结构不断优化,人才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海鹰表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如由于人才供求关系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经济迅猛崛起等原因,导致吴江引才难度增加,留才压力增大,这就要求人社部门尽职尽责以城市化、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的视野,全面深化改革,为‘四新定位’更到位、‘五大提升’更快速作出我们应尽的贡献。”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区人社部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发人才能量,释放人才红利。一是继续鼓励企业加大技能型用工的培训、培养和引进,保证企业用工数量稳定,同时对社保缴费稳定和社保基金继续良性运行也有作用。二是继续依托“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周”大力引进优质项目和人才,助推全区经济转型升级。三是继续发挥政策优势引进和留住人才,不断提升全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环境留人,待遇留人。四是继续加强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大力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强经济的内在活力和持续动力。
“增加人才总量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原动力,与此同时,我们必须通过盘活人才资源,提高人才贡献率,即在人均效益上下功夫。”王海鹰表示。
针对此方面,区人社局围绕满足各类人才核心需求,营造政策优势,于近期发布《吴江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资助办法》,形成了人才工作政策的“组合拳”。
“该《办法》的出台,就是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口上,对提高人才贡献率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王海鹰说,“人才的贡献份额越大,说明人才的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程度越高。”
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引入市场机制也是区人社局做好“人”的工作的重点之一。
目前,吴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入驻高端人力资源企业30多家,作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如何充分发挥整合优势,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吴江“四五六”战略全力推进提供保障,是摆在区人社局领导面前的一道考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所以,政府就是搭好平台,积极引导,把产业园办成品牌度高、吸引力强、影响力大,能够提供人力资源产业链一条龙服务的大市场。”王海鹰说。
产业园通过近两年的建设,运作机制不断完善,市场化程度愈发成熟,已在国内形成了强有力的“人力磁场”。据了解,今年4月10日,产业园内的苏州申博集团寅特尼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将举行“百所职校看吴江”活动,让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感受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成果,从而促进吴江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接下来,区人社局在社会保障、培训服务、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人社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向既定目标挺进。”王海鹰说,“相信通过这些努力,吴江的就业环境会更优,创业条件会更好,生活和工作的功能会更全,实现‘四五六’战略的步伐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