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首页 > 社区党建 > 正文
邱云观老娘舅工作室“开张”
来源: 《吴江日报》2014年3月26日B01版       发布时间:2014-03-26 08:14
  上海有个柏万青,吴江有个邱云观。3月25日,邱云观老娘舅工作室正式“开张”,致力于调解老城区改造中引发的家庭、邻里以及社会矛盾。“我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搭建起一座沟通桥梁,替百姓讲些话,为政府做点事。”老邱说。
  开门第一天,老邱就接到了一件棘手的案子。
  在东门社区新盛横街住着朱玉忠、朱玉华双胞胎兄弟,他们都已年过半百。兄弟俩虽然各自成家,但因为经济困难,大哥朱玉忠家四口人,弟弟朱玉华家三口人,一直挤住在一套59平方米的房子里。“家里房子实在太小,一对龙凤胎,女儿跟她妈妈睡,我跟儿子睡,一起过了20多年。”朱玉忠说。
  如今,盼来了老东门拆迁的消息,兄弟俩比谁都高兴,因为总算能住上新房子了。但两家人虽然各有一本户口本,却共有一张房产证,按照现有政策,兄弟俩只能分到一套房子。这可难煞了兄弟俩,分给谁都拿不出钱给另一个。“他们俩都符合经适房条件,能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兄弟俩的姑妈朱金娣向邱云观咨询。
  老邱仔细研究两人的户口本和房产证后,向兄弟俩表态:“你们的诉求,我会向拆迁办、建设局等单位反映;你们的困难,我也会向政府反映,同时你们俩之间也要沟通协调好,不要闹矛盾。”老邱说,这对兄弟俩他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关注了,也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过其生活困难等问题。
  之所以如此熟悉朱家兄弟俩,是因为老邱退休前在东门社区呆了12年,他是社区的一把手书记,也是区人大代表。“小巷总理”当了10多年,对社区居民知根知底,老百姓也觉得他有亲和力,调解起家长里短来接地气、有威信。
  “他的‘老娘舅’口碑早在两三年前就树立起来了。”区信访局相关负责人说。
  东门社区地处老城区,人口多、老年人多、困难户多,随着被称为难度最大、最受关注、吴江史上规模最大的老城区改造项目———老东门地块综合改造的启动,老邱在社区中的好人缘、丰富调解经验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这也促成了太湖新城建设局将他与拆迁工作相对接,成立老娘舅工作室的构想。
  “当然,老东门仅仅是工作室调解工作的立足点,今后还将把工作重点逐步拓展到整个老城区,最终面向太湖新城。” 太湖新城建设局局长王雪良说。
  当天的开张座谈会上,建设、司法、信访、法院、征收办等所有跟拆迁有关的单位领导全部到场,为老邱的老娘舅工作室出谋划策。“都说拆迁工作现在是‘天下第一难’,拆迁纠纷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碰的,而老邱却在退休之后放弃高薪聘请,选择在调解这样的公益岗位上继续发挥余热,值得敬佩。”太湖新城管委会副主任李小迟表达了对老邱的肯定。
  吴江区司法局局长李伟根表示,这是吴江继顾海云调解工作室(工商)、茅师傅调解工作室(法院)之后成立的又一个调解工作室,它以动迁调解为工作重点,这是在社会矛盾多发的现实情况下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又一次尝试,希望工作室以家庭和睦、邻里和气、社会和谐为目标,坚持依法调解,创新工作方式,发挥更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