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正文
“用最好的政策、资源服务基层民生”——苏州市委副书记陈振一调研盛泽
来源:
《吴江日报》2014年2月27日
发布时间:2014-02-27 08:32
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掌握基层发展状况,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昨天,苏州市委副书记陈振一来到我区盛泽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区领导孙悦良、李建炯陪同调研。
当天下午,陈振一一行首先来到桥北社区,参观了社区党员活动室、宣传教育厅等配套建设。近几年来,该社区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各类工作,先后成功创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苏州市绿色社区、吴江区关工委假日学校示范社区、吴江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陈振一表示,桥北社区在社区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他希望,桥北社区等基层组织要继续做好党建工作,服务好本地民生。
随后,陈振一调研了盛泽黄家溪村,并与该村干部群众进行了亲切交流。近年来,黄家溪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的工作思路,优化土地资源,通过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物业经济、服务经济,村级经济收入迅速壮大。去年,村级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5000元,村级集体资产超3500万元,并建起吴江首个村级剧院和首个村级大型体育中心,并计划投资打造一个集生态、休闲、养心于一体的农民公园。此外,黄家溪村企联建开辟幸福民生新途径,成立苏州全市范围内的首个村级商会,设立扶贫帮困基金、为民服务基金和教育基金,服务本村困难人群。陈振一认为,该村企业家管理的模式值得肯定,有效推动了村级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座谈会上,区委常委、盛泽镇党委书记李建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治理、新城建设等重点工作介绍了盛泽镇发展情况。他说,当前,盛泽通过强镇扩权,各项事业稳步推进。2013年该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5.52亿元,同比增长10.31%。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该镇不断做好综合转型,积极建设以纺织为主导的创新型产业基地,建设现代化的新型小城市,建设全方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实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质的提升。
陈振一充分肯定了盛泽镇各项工作,他指出,践行群众路线对于了解基层、制定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盛泽镇要按照现有规划定位和发展思路,出亮点、做标杆、树品牌。
对于下一步工作,陈振一要求,一是要美化生态环境等,提高城镇规划水平;二是要提升传统产业水平;三是要增加新兴产业比重;四是要加强整治,提升管理,打造品牌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让盛泽不仅是生产基地,更是生态宜居城市;五是要加大富民强村的力度,做好强镇富民、农民增收工作,提高村级经济发展水平,用最好的政策、资源服务基层民生。
当天下午,陈振一一行首先来到桥北社区,参观了社区党员活动室、宣传教育厅等配套建设。近几年来,该社区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各类工作,先后成功创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苏州市绿色社区、吴江区关工委假日学校示范社区、吴江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陈振一表示,桥北社区在社区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他希望,桥北社区等基层组织要继续做好党建工作,服务好本地民生。
随后,陈振一调研了盛泽黄家溪村,并与该村干部群众进行了亲切交流。近年来,黄家溪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的工作思路,优化土地资源,通过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物业经济、服务经济,村级经济收入迅速壮大。去年,村级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5000元,村级集体资产超3500万元,并建起吴江首个村级剧院和首个村级大型体育中心,并计划投资打造一个集生态、休闲、养心于一体的农民公园。此外,黄家溪村企联建开辟幸福民生新途径,成立苏州全市范围内的首个村级商会,设立扶贫帮困基金、为民服务基金和教育基金,服务本村困难人群。陈振一认为,该村企业家管理的模式值得肯定,有效推动了村级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座谈会上,区委常委、盛泽镇党委书记李建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治理、新城建设等重点工作介绍了盛泽镇发展情况。他说,当前,盛泽通过强镇扩权,各项事业稳步推进。2013年该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5.52亿元,同比增长10.31%。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该镇不断做好综合转型,积极建设以纺织为主导的创新型产业基地,建设现代化的新型小城市,建设全方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实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质的提升。
陈振一充分肯定了盛泽镇各项工作,他指出,践行群众路线对于了解基层、制定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盛泽镇要按照现有规划定位和发展思路,出亮点、做标杆、树品牌。
对于下一步工作,陈振一要求,一是要美化生态环境等,提高城镇规划水平;二是要提升传统产业水平;三是要增加新兴产业比重;四是要加强整治,提升管理,打造品牌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让盛泽不仅是生产基地,更是生态宜居城市;五是要加大富民强村的力度,做好强镇富民、农民增收工作,提高村级经济发展水平,用最好的政策、资源服务基层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