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解决问题重实效——认真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之三
来源:
《苏州日报》2014年2月11日01版
发布时间:2014-02-11 08:20
“在群众家门口”展开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它将触及整个社会的“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是最敏感的,群众的眼睛也是最雪亮的。这就提醒我们,要想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来不得半点虚的,必须要在“实”字上下功夫,从一开始的准备工作起,就要更加重实际、出实招、求实效。
毋庸置疑,无论哪个地方和单位,搭一次“花架子”,就把群众的心伤一回;走一次“过场”,就与群众的距离远一分。“治病于未发之前”,要保证活动开好局,就要把做表面文章的风气扼杀在萌芽状态,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抓实”在前。
抓实,就得重实际。结合第二批活动单位面向基层的特点,我们要更加注重基层实际,贴近基层所想,一切以群众感受为衡量标准,改掉群众不满意的做法,做好群众最期待的事情。坚持开门搞活动,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活动成效如何,群众说了才算。方式方法不能简单复制第一批,关键要解决实际问题。
抓实,就得出实招。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 问题导向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各地各部门深入调研摸底,特别是对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进行调查梳理,从群众意见中打捞线索,提前做到心中有底。心中有了底,查摆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整改措施才能有板有眼,活动才能开展得有声有色。
抓实,就得求实效。对于苏州来说,这个“实效”就是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做到“两不误”:即在解决“四风”问题,树立干部良好形象的同时,要继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民生福祉改善和环境水平提升,用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来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要推动各地对最需要解决的、百姓最得实惠的问题,一件一件、一桩一桩落实到位、解决到位,让百姓真正看得见、摸得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我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在即,全市党员干部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工作上行动起来,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级台阶,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用真抓实干的好作风、好成效,凝聚起谱写中国梦苏州华章的澎湃力量。
“毛细血管”是最敏感的,群众的眼睛也是最雪亮的。这就提醒我们,要想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来不得半点虚的,必须要在“实”字上下功夫,从一开始的准备工作起,就要更加重实际、出实招、求实效。
毋庸置疑,无论哪个地方和单位,搭一次“花架子”,就把群众的心伤一回;走一次“过场”,就与群众的距离远一分。“治病于未发之前”,要保证活动开好局,就要把做表面文章的风气扼杀在萌芽状态,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抓实”在前。
抓实,就得重实际。结合第二批活动单位面向基层的特点,我们要更加注重基层实际,贴近基层所想,一切以群众感受为衡量标准,改掉群众不满意的做法,做好群众最期待的事情。坚持开门搞活动,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活动成效如何,群众说了才算。方式方法不能简单复制第一批,关键要解决实际问题。
抓实,就得出实招。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 问题导向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各地各部门深入调研摸底,特别是对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进行调查梳理,从群众意见中打捞线索,提前做到心中有底。心中有了底,查摆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整改措施才能有板有眼,活动才能开展得有声有色。
抓实,就得求实效。对于苏州来说,这个“实效”就是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做到“两不误”:即在解决“四风”问题,树立干部良好形象的同时,要继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民生福祉改善和环境水平提升,用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来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要推动各地对最需要解决的、百姓最得实惠的问题,一件一件、一桩一桩落实到位、解决到位,让百姓真正看得见、摸得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我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在即,全市党员干部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工作上行动起来,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级台阶,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用真抓实干的好作风、好成效,凝聚起谱写中国梦苏州华章的澎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