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海事处党支部:争做水上先锋卫士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2013-12-01 09:11
10月,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秋风微起,正是美景佳时,京杭大运河上的船舶川流不息。
随着道路交通的发达,水道纵横、湖荡密布的吴江虽早已改变了过去开门见水、行路靠船的局面,但水运仍然是一个重要交通方式。“你看到的河上的船现在都是货船,大吨位的货运基本都走水路,我们吴江共有国家级干线航道4条,年通过量相当于半条长江,每天差不多有2500艘船舶经过。”吴江海事处党支部书记朱赟介绍说。
水运发达,少不了精心的管理。保护吴江水上交通安全的重任就落在了吴江海事处的身上。“海事人员就是水上交警。交警负责公路交通安全,我们负责水上交通安全。”朱赟告诉记者,海事处党支部一直把党建工作与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水上应急搜救结合起来,打造“水上先锋卫士”品牌,保护船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雨中抢险 党旗是船民平安航行的吉祥符
“多亏咱们海事人员及时救援,不然我们的船和货物就保不住了。真是太谢谢了!”2012年4月22日下午,一位船主将绣着“风浪里伸援助之手 患难中见海事真情”的锦旗送到了吴江海事处党支部。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回到4月21日零点时分。
“那天的雨真是大,下了整整一天都没停。”党员吴建光现在仍记忆犹新。零时30分左右,接警电话响了起来———一艘浙江籍装载石料的货船发生漏水,船身倾斜严重,随时有沉没的危险。
“面对重大事故,我们党员必须挺身而出,成为主心骨,对船民的平安负责。”吴建光回忆道,当时是下雨天且距事发地点还有6公里远,当班指挥、党小组组长余巍决定海巡艇与海事车水陆并行。“走水路比陆路慢,开车能第一时间到达救援现场。”
10分钟后,党小组成员就出现在救援现场。只见一艘载重约450吨的货船,一头栽在水里,船身被割了一个大口子。是个大事故!大雨天,舱进水,事不宜迟,稍一犹豫,船就会继续下沉直至沉没。
对事故船舶救援,通常是用海巡艇助推其在就近码头安全停靠,同时架设抽水设备对船舶进行排水,并利用水上吊机对船上货物进行紧急卸载。
“船舶减速前进,排水工作同时展开!”余巍当机立断。一般裂开1个小口子1个水泵就足够了,可这次船身裂开得实在太大,还下着雨,进水远远大于排水速度。
“4个水泵一起上!”余巍果断下令。就这样,整整4个多小时,在确保事故船只安全停靠并且不会有沉船危险后,又用大型起吊机将船上的货物转移到岸上安全地带。到早晨7点多,抢救任务完成。
从出警、赶到现场、展开施救,到最终顺利完成救援,为什么如此迅速及时,有条不紊?余巍说他们的秘诀就是通过支部建设完善救援制度和提高队伍素质。
余巍介绍说,党支部当机立断科学决策,党员干部带领职工群众一线冲锋是海事处党支部长年践行的应急处理机制。“以党员干部为核心,全员分工协作,按照应急救援程序形成良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整个救援就能顺利完成。”他说,“打好这个基础,不仅船民航行起来会更放心,我们工作起来也更有信心,不会慌了手脚,误了救援时机。”
巡航救人 党员是船民生命安全的保护伞
走进吴江海事处党支部建设园地,“江苏省先进堡垒党支部”、“全国安全优秀船舶”、“红旗青年之家”等奖状和锦旗挂满一墙,而“让航行更安全 让服务更贴心”的大字标语更暖人心。这标语是全体党员的座右铭,也是党支部一直践行的工作格言。
“我们党支部一直将党建工作融入到水上搜救日常业务之中,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装备更新力度、完善水上搜救机制融入到党员干部学习中,提升党员干部及一线员工的应急救援能力。”党支部副书记许小元介绍,水上搜救除了救助遇险的船舶,救起的落水者也不在少数。
“现在很多船民都不会水,而行船中有视线盲区,正下方看不到,落水的人容易被闷到水里淹死。”平望党小组组长山永华说,“晚上是我们工作最忙的时候。因为航道上没有灯,而且晚上视线差,稍不注意船只就可能会碰撞。”
2011年4月25日晚上8点左右,因太浦河水域航道流量比较大,海事处就增派了两艘摩托艇加紧巡航。正在巡航着,突然“哐嘡”一声响,不远处有两辆船撞到一起了。
海事人员一边疏导船舶正常航行,一边搜寻是否有人落水。“旁边水中有丝亮光,不会是有人掉进去了吧。”海事人员立即乘摩托艇迅速挤进相撞两船的缝隙里,看见一个穿救生衣的女同志正在水里挣扎,随手抓着的手电筒微弱地透出一点光亮。
“当时情况很紧迫,情急之下,我们抓着她的衣角一下将她拉了上来。”山永华回忆道,“救援对我们说可能就是工作,但对别人来说是一条人命啊,因此我们都会竭尽全力。”
救一两个人不算稀奇,而长年累月地救援,则全靠着一份对工作的坚持;工作偶尔加班加点不算稀奇,而全年无假期昼夜连轴转,也是全靠一份对工作的坚持。凭着这份坚持,仅今年上半年,吴江海事处就开展水上巡航36327公里,实施水上救助133起,救助遇险人员31人,救助遇险船舶40艘,水上搜救成功率达到100%。
提起这份对工作的坚持,许小元深有感触地说:“党建工作虽然平时看起来是无形的,但是对党员的带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们坚持工作的精神支柱。”
爱心服务 支部是船民安心生活的舒心剂
“每次经过吴江段进行船舶检查时,海事人员总给我们送水送药的。尤其是前段特别热时,还给我们送风油精、凉茶,让我们上岸到空调屋休息,真是好啊。”提起吴江海事处党支部,一个安徽籍的船主赞不绝口。
面向社会、服务群众,这是海事处党支部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海事处党支部将对船民的服务融入到日常业务的点点滴滴,做到了“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热情周到、廉洁高效”。
定期举办船员讲堂,对船民和旅游船船员进行免费培训,传授航行安全知识和自救知识,是海事处党支部每年必做的事情。“在船上遇到碰撞都很慌张,海事处党支部教的自救知识,让我们在危险时能从容应对,航行中安心了不少。”在同里镇开游艇的范师傅表示。
吴江区平望镇有一所船民小学,主要解决船民子女的上学问题。海事处党支部多次到船民小学探望船民子女。“父母长年跑运输在外,船民子女上学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我们也就是尽微薄之力,多多少少减少船民航行的后顾之忧吧。”党支部副书记许小元说。
慈云寺位于长湖申线与震泽内河的交汇口,小桥流水环绕,每年除夕和大年初一,都会有老百姓前来烧香拜佛,香客过万人,那两天也是海事人员工作最为繁忙的时候。
“烧香的人太多,怕百姓从桥上掉下来,不安全。我们就要起到巡航安保的作用。”有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郭九华每年都在值班船上听着悠扬的钟声迎接新年。
“如何争做水上先锋卫士,实现水上搜救更快、更准、更科学,让百姓们安心放心,是我们时刻想着的事。”支部书记朱赟看着大运河上来往的船舶说,“今年我们也配备了自己的专业大型打捞船,装备升级了,服务更要升级啊,希望吴江的水运能一直这么安全有序。”
一个红旗党支部,一支水上先锋卫队,打造了这条畅通平安的江南水道。
随着道路交通的发达,水道纵横、湖荡密布的吴江虽早已改变了过去开门见水、行路靠船的局面,但水运仍然是一个重要交通方式。“你看到的河上的船现在都是货船,大吨位的货运基本都走水路,我们吴江共有国家级干线航道4条,年通过量相当于半条长江,每天差不多有2500艘船舶经过。”吴江海事处党支部书记朱赟介绍说。
水运发达,少不了精心的管理。保护吴江水上交通安全的重任就落在了吴江海事处的身上。“海事人员就是水上交警。交警负责公路交通安全,我们负责水上交通安全。”朱赟告诉记者,海事处党支部一直把党建工作与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水上应急搜救结合起来,打造“水上先锋卫士”品牌,保护船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雨中抢险 党旗是船民平安航行的吉祥符
“多亏咱们海事人员及时救援,不然我们的船和货物就保不住了。真是太谢谢了!”2012年4月22日下午,一位船主将绣着“风浪里伸援助之手 患难中见海事真情”的锦旗送到了吴江海事处党支部。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回到4月21日零点时分。
“那天的雨真是大,下了整整一天都没停。”党员吴建光现在仍记忆犹新。零时30分左右,接警电话响了起来———一艘浙江籍装载石料的货船发生漏水,船身倾斜严重,随时有沉没的危险。
“面对重大事故,我们党员必须挺身而出,成为主心骨,对船民的平安负责。”吴建光回忆道,当时是下雨天且距事发地点还有6公里远,当班指挥、党小组组长余巍决定海巡艇与海事车水陆并行。“走水路比陆路慢,开车能第一时间到达救援现场。”
10分钟后,党小组成员就出现在救援现场。只见一艘载重约450吨的货船,一头栽在水里,船身被割了一个大口子。是个大事故!大雨天,舱进水,事不宜迟,稍一犹豫,船就会继续下沉直至沉没。
对事故船舶救援,通常是用海巡艇助推其在就近码头安全停靠,同时架设抽水设备对船舶进行排水,并利用水上吊机对船上货物进行紧急卸载。
“船舶减速前进,排水工作同时展开!”余巍当机立断。一般裂开1个小口子1个水泵就足够了,可这次船身裂开得实在太大,还下着雨,进水远远大于排水速度。
“4个水泵一起上!”余巍果断下令。就这样,整整4个多小时,在确保事故船只安全停靠并且不会有沉船危险后,又用大型起吊机将船上的货物转移到岸上安全地带。到早晨7点多,抢救任务完成。
从出警、赶到现场、展开施救,到最终顺利完成救援,为什么如此迅速及时,有条不紊?余巍说他们的秘诀就是通过支部建设完善救援制度和提高队伍素质。
余巍介绍说,党支部当机立断科学决策,党员干部带领职工群众一线冲锋是海事处党支部长年践行的应急处理机制。“以党员干部为核心,全员分工协作,按照应急救援程序形成良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整个救援就能顺利完成。”他说,“打好这个基础,不仅船民航行起来会更放心,我们工作起来也更有信心,不会慌了手脚,误了救援时机。”
巡航救人 党员是船民生命安全的保护伞
走进吴江海事处党支部建设园地,“江苏省先进堡垒党支部”、“全国安全优秀船舶”、“红旗青年之家”等奖状和锦旗挂满一墙,而“让航行更安全 让服务更贴心”的大字标语更暖人心。这标语是全体党员的座右铭,也是党支部一直践行的工作格言。
“我们党支部一直将党建工作融入到水上搜救日常业务之中,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装备更新力度、完善水上搜救机制融入到党员干部学习中,提升党员干部及一线员工的应急救援能力。”党支部副书记许小元介绍,水上搜救除了救助遇险的船舶,救起的落水者也不在少数。
“现在很多船民都不会水,而行船中有视线盲区,正下方看不到,落水的人容易被闷到水里淹死。”平望党小组组长山永华说,“晚上是我们工作最忙的时候。因为航道上没有灯,而且晚上视线差,稍不注意船只就可能会碰撞。”
2011年4月25日晚上8点左右,因太浦河水域航道流量比较大,海事处就增派了两艘摩托艇加紧巡航。正在巡航着,突然“哐嘡”一声响,不远处有两辆船撞到一起了。
海事人员一边疏导船舶正常航行,一边搜寻是否有人落水。“旁边水中有丝亮光,不会是有人掉进去了吧。”海事人员立即乘摩托艇迅速挤进相撞两船的缝隙里,看见一个穿救生衣的女同志正在水里挣扎,随手抓着的手电筒微弱地透出一点光亮。
“当时情况很紧迫,情急之下,我们抓着她的衣角一下将她拉了上来。”山永华回忆道,“救援对我们说可能就是工作,但对别人来说是一条人命啊,因此我们都会竭尽全力。”
救一两个人不算稀奇,而长年累月地救援,则全靠着一份对工作的坚持;工作偶尔加班加点不算稀奇,而全年无假期昼夜连轴转,也是全靠一份对工作的坚持。凭着这份坚持,仅今年上半年,吴江海事处就开展水上巡航36327公里,实施水上救助133起,救助遇险人员31人,救助遇险船舶40艘,水上搜救成功率达到100%。
提起这份对工作的坚持,许小元深有感触地说:“党建工作虽然平时看起来是无形的,但是对党员的带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们坚持工作的精神支柱。”
爱心服务 支部是船民安心生活的舒心剂
“每次经过吴江段进行船舶检查时,海事人员总给我们送水送药的。尤其是前段特别热时,还给我们送风油精、凉茶,让我们上岸到空调屋休息,真是好啊。”提起吴江海事处党支部,一个安徽籍的船主赞不绝口。
面向社会、服务群众,这是海事处党支部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海事处党支部将对船民的服务融入到日常业务的点点滴滴,做到了“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热情周到、廉洁高效”。
定期举办船员讲堂,对船民和旅游船船员进行免费培训,传授航行安全知识和自救知识,是海事处党支部每年必做的事情。“在船上遇到碰撞都很慌张,海事处党支部教的自救知识,让我们在危险时能从容应对,航行中安心了不少。”在同里镇开游艇的范师傅表示。
吴江区平望镇有一所船民小学,主要解决船民子女的上学问题。海事处党支部多次到船民小学探望船民子女。“父母长年跑运输在外,船民子女上学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我们也就是尽微薄之力,多多少少减少船民航行的后顾之忧吧。”党支部副书记许小元说。
慈云寺位于长湖申线与震泽内河的交汇口,小桥流水环绕,每年除夕和大年初一,都会有老百姓前来烧香拜佛,香客过万人,那两天也是海事人员工作最为繁忙的时候。
“烧香的人太多,怕百姓从桥上掉下来,不安全。我们就要起到巡航安保的作用。”有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郭九华每年都在值班船上听着悠扬的钟声迎接新年。
“如何争做水上先锋卫士,实现水上搜救更快、更准、更科学,让百姓们安心放心,是我们时刻想着的事。”支部书记朱赟看着大运河上来往的船舶说,“今年我们也配备了自己的专业大型打捞船,装备升级了,服务更要升级啊,希望吴江的水运能一直这么安全有序。”
一个红旗党支部,一支水上先锋卫队,打造了这条畅通平安的江南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