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各界热议十八届三中全会
来源:
《吴江日报》2013年11月14日01版
发布时间:2013-11-14 08:53
11月12日发布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引发吴江市民普遍关注。许多市民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了解公报全文,认为公报对未来中国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令人倍感振奋。
原吴江县委副书记、政协主席翟秀生在公报发布当天就在电视里对公报有了初步了解,昨天又在《吴江日报》上认认真真地进行了研读。他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领导集体向外界全面阐释其施政理念和改革路线图,“全面深化改革”是主题词。此次全会牢牢把握住了党的根、党的家底、党的本质,始终坚持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宗旨,从民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出发,为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翟秀生说,公报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这对吴江的民企带来了利好消息,“我相信,吴江民企的规模将越做越大,质量将越做越高。”
吴江区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李谷村一直关注着公报的发布,他对公报的内容在第一时间就进行了仔细研究。他认为,公报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最大的亮点。李谷村从政府与市场、城乡一体化、建设生态文明等三个方面,结合吴江实践,谈了公报将对吴江产生的影响。
李谷村说,吴江存在着数量极大的民企,公报中提出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吴江的民企来说是极大的政策红利,它给予企业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吴江的经济必将迎来新一轮春天。
“目前,吴江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之中,公报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障碍,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赋予了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使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得以合理流动。”李谷村说。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李谷村说,东太湖整治是近年来吴江生态文明建设最大的手笔。“智者乐水,吴江以水著称,有300多个湖泊,是一座生态之城、湖泊之城。这次公报提出的‘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对吴江的生态保护意义重大。”
吴江区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黄燕则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都在推动中国社会的改革进步。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等。而目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已经成为共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任务是“对改革的改革”,所以全会的基调很有可能影响中国未来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黄燕表示,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虽然暂未提上议事日程,但如果在全会规定的时间表内完成经济体制改革,做到触及灵魂更触动利益,政治体制改革应当也是指日可待的。
普通百姓对公报同样十分关注。当企业老板顾阿林从报纸上看到公报提及“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后,顾阿林表示,有了政府这些方针政策,我们这些小企业就像吃了颗定心丸,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脚把生意做大。公报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市民徐晓峰笑呵呵地说道:“如今百姓生活水平好了,要好好保护生态环境了,有生态,才有真正的和谐社会。公报讲到我们老百姓心坎里去了!”
原吴江县委副书记、政协主席翟秀生在公报发布当天就在电视里对公报有了初步了解,昨天又在《吴江日报》上认认真真地进行了研读。他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领导集体向外界全面阐释其施政理念和改革路线图,“全面深化改革”是主题词。此次全会牢牢把握住了党的根、党的家底、党的本质,始终坚持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宗旨,从民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出发,为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翟秀生说,公报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这对吴江的民企带来了利好消息,“我相信,吴江民企的规模将越做越大,质量将越做越高。”
吴江区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李谷村一直关注着公报的发布,他对公报的内容在第一时间就进行了仔细研究。他认为,公报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最大的亮点。李谷村从政府与市场、城乡一体化、建设生态文明等三个方面,结合吴江实践,谈了公报将对吴江产生的影响。
李谷村说,吴江存在着数量极大的民企,公报中提出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吴江的民企来说是极大的政策红利,它给予企业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吴江的经济必将迎来新一轮春天。
“目前,吴江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之中,公报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障碍,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赋予了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使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得以合理流动。”李谷村说。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李谷村说,东太湖整治是近年来吴江生态文明建设最大的手笔。“智者乐水,吴江以水著称,有300多个湖泊,是一座生态之城、湖泊之城。这次公报提出的‘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对吴江的生态保护意义重大。”
吴江区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黄燕则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都在推动中国社会的改革进步。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等。而目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已经成为共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任务是“对改革的改革”,所以全会的基调很有可能影响中国未来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黄燕表示,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虽然暂未提上议事日程,但如果在全会规定的时间表内完成经济体制改革,做到触及灵魂更触动利益,政治体制改革应当也是指日可待的。
普通百姓对公报同样十分关注。当企业老板顾阿林从报纸上看到公报提及“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后,顾阿林表示,有了政府这些方针政策,我们这些小企业就像吃了颗定心丸,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脚把生意做大。公报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市民徐晓峰笑呵呵地说道:“如今百姓生活水平好了,要好好保护生态环境了,有生态,才有真正的和谐社会。公报讲到我们老百姓心坎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