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组织部门特色工作十大关键词
创新,是2005年组织工作一个闪亮的字眼。一年来,我市组织部门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服务“两个率先”,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在干部工作、人才工作、基层党建工作等各方面都是亮点频出,特色明显。现撷取部分成果,以飨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读者。
【关键词一】干部教育培训考学制度
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生命力所在。2005年4月,我市出台《关于实施干部教育培训考学制度的意见(试行)》,建立以述职与述学、考勤与测试、学习和使用相结合的考核管理制度,并实行菜单式、学分制等教学方式。《意见》从转变干部教育培训观念入手,更注重干部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十全大补”为“缺什么补什么”,激发了广大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提升自身素质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二】干部教育课堂
2005年,我市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干部教育课堂”在《组工之友》党建网站上建成开通,为领导干部通过互联网进行自学、开展交流提供了平台。同时开发并运行了集操作、管理、统计于一体的相关软件,对领导干部实名登陆网站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和定期考核。把网络教学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有效提高了干部通过互联网开展自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关键词三】干部任用票决制
采取投票表决决定干部任用的办法,是我市在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推出的一项重要措施,充分体现了集体领导原则,发扬了党内民主。在实行市委全委会、常委会和镇党委任用干部票决制的基础上,我市于2005年又出台了《市级机关任用干部实行票决制的规定(试行)》,从而实现了市和镇、局两级讨论干部任免事项票决制的全覆盖。
【关键词四】能上能下
2005年一年,我市先后出台了《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人员聘任制管理意见》、《调整不胜任现职党政领导干部办法(试行)》、《领导干部涉嫌违纪违法停止职务办法(试行)》、《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暂行规定》、《机关中层职务管理意见(试行)》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从制度上保证了聘期无为者“解”、不胜任者“调”、涉嫌违纪违法者“停”、职务期满者“免”、年龄偏大者“退”,有力推动了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关键词五】人才队伍库
2005年,我市在苏州市高层次人才库系统中建立了吴江市高层次人才二级库,逐步将全市各类高层次人才信息增添入库,实现对人才信息分级管理、实时修改、查询统计、推荐审批的信息化。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优秀人才“四支队伍”的推荐选拔工作,有30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0名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名高技能人才和20名优秀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被列为培养管理对象,进一步充实了人才队伍库。
【关键词六】招才引智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2005年人才招聘工作硕果累累。10月,成功举办了2005中国 吴江高校“双推”(毕业生推荐、科研项目推介)活动,全市300多家企业与67所外地高校洽谈人才引进项目;10月下旬,赴东北举办吴江市(哈尔滨)人才招聘专场活动,48家企业与1500多名求职人员达成就业意向。此外,我市还通过举办人才集市、专场招聘会、毕业生择业洽谈会等,共计引进各类人才6000多人,其中60%以上为本科学历,研究生39人,均为历史最高水平。
【关键词七】农村(社区)工作指导员
2005年10月起,我市从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中选派76名年轻干部,驻村和社区开展为期一年的工作指导,在基层工作实践中培养宗旨意识,锻炼能力水平。3个多月来,指导员们在基层岗位上了解社情民意,开展调查研究,谋划发展思路,帮助解决困难,受到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
【关键词八】发展党员工作“源头工程”
如何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青年骨干的教育引导?如何进一步拓宽我市发展党员工作的源头?我市2005年开始推广非公有制企业青年骨干培训、实现关口前移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此类培训突破以往党组织只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积极分子进行培训的传统模式,把未写入党申请书的非公有制企业青年骨干也纳入培训队伍,帮助和引导青年骨干增进对党的了解,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关键词九】机关党员志愿者服务队
2005年“七一”前夕,我市成立了机关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并开展“机关党员社区服务日”活动。全市45岁以下的市级机关党员全部参加了活动,为社区开展了政务法律咨询、文明科普宣传、医疗卫生保健等多项便民为民服务。活动还建立了长效机制,机关党员人手一册《服务活动登记卡》,每次参加服务活动后对活动内容进行登记,并由社区负责人签字确认。
【关键词十】阳光组工
《吴江日报》党建专版《基石》2005年1月正式开版,为进一步建设阳光组工,构建民主开放的组织工作新机制提供了新的平台。至此,我市已建立以吴江电视台党建专栏《七月阳光》、《吴江日报》党建专版《基石》、市委组织部党建网站《组工之友》为内容,集电视、报纸、网络三位于一体的组织工作宣传媒体,使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进一步贴近基层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

(投票表决已成为我市干部任免必经程序)

(高校“双推”活动为企业和人才之间架设桥梁)

(“机关党员社区服务日”活动规模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