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首页 > 基层情况 > 正文
盛虹的人才“生意经”
来源: 《吴江日报》2013年6月29日A01版       发布时间:2013-06-30 14:21
  盛虹集团通过建设企业研究院等科研攻关平台,集聚纺织行业相关人才,促进公司研发与项目产业化,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培养出一大批纺织产业专业人才,推动中国纺织行业向前发展。
  江苏(盛虹)纺织新材料研究院特聘请国内著名纺织行业专家教授出任技术副院长,并成立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主任、多名教授或教授级高工为委员的技术委员会。研究院下设5个技术研究所,另设盛虹纺织品检测中心与盛虹纤维检测有限公司作为研究院的技术支持平台,研究室和两个国家级实验室同时聚集和培养一批高级研发人才,推动研究院的正常运行。
  江苏(盛虹)纺织新材料研究院通过与清华大学、东华大学、苏州大学等采取产学研合作共建各类产学研联合载体和人才培养基地,通过研发设施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吸引和聚集各类高层次人才,壮大创新团队,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同时,十分重视拓宽和畅通纺织技术人才发展渠道,加强科研平台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让他们参与集团重大技术改造和重点科研项目,发挥公司现有专家的“传帮带”作用,促使其快速成长。
  2012年9月,盛虹与北京服装学院召开了“卓越计划”调研会,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卓越计划”是盛虹实现人才引进的战略性创举,也是与高校实现技术互通、资源共享的发展战略。2013年5月,盛虹集团与清华大学签订了未来化学化工人才培养项目,双方将在未来进行更为深入的人才培养合作,为化学化工项目的产学研发展探索途径。
  江苏(盛虹)纺织新材料研究院项目研发采取以专家、教授为主,带领新晋科研人才参与科研攻关,以老带新,并且重视他们的科研和创新成果,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信任理解的良好环境。除了细化晋升通道之外,盛虹企业研究院还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设研究院配套设施,解决人员在住房、交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
  近年来,在江苏(盛虹)纺织新材料研究院高科技人才的助力和带动下,盛虹集团研发团队已承担并实施了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0余项,获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90项,主持修订了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此外,通过实施“125人才计划战略”,每年引进1名博士、2名硕士、5名高级工程师,汇集各类高层次人才,形成专业研发团队,提升企业创新水平。随着项目的研发与产业化技术的开发,在3至5年内,将至少有3—4项核心技术实施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