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力筑巢引凤“才”气大增
来源:
《吴江日报》2013年6月7日03版
发布时间:2013-06-07 09:18
日前,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践团导师、青年骨干教师等来到恒力集团,进行该校“青年骨干教师发展计划”赴吴江化纤企业工厂实践活动。当天,一名博士成员因科研课题比较对口,该集团当即“挽留”,并将于7月份加入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至此,以集团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平台,筑巢引凤也让恒力“才”气大增。
东华大学是恒力集团合作时间已久的重点高校之一,建有“恒力产学研基地”。双方近年来呈现纵深化合作的态势,成就了“高品质熔体直纺超细旦涤纶长丝关键技术开发”等震动行业的成果,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本次前来实践的青年骨干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博士学历,是纤维、材料等专业领域研究工作的生力军。
近年来,恒力集团坚持“高尖引进、中端扩张、初级培养”的人才战略,加大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培养投入逐年递增。“我们去年引进了150名重点高校的毕业生,今年不低于这个数目”,恒力集团化纤总经理助理、人事经理康爱旗说。
康爱旗介绍,经过19周年的发展,恒力集团的科研、品牌实力已在业界形成示范效应。前不久,2013年江苏省“仿真纤维材料的创新与发展”高级研修班便选在恒力举行,来自苏州地区100多名纺织企业的技术骨干、管理人员与该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仿真纤维新材料的前沿知识。
记者了解到,在恒力(苏州)工业区,各种差别化纤维的新思维、新方向、新实践在不断发展和拓展。其中,新产品一旦成熟便转向车间试生产,销售部门将其推荐至高水平的下游企业生产成品,根据下游企业生产反馈及市场反映情况进行必要的技术调整。“整个过程高效务实,全速跑动,科研周期大大缩减。”康爱旗说。
“输血”不断,“造血”不停。目前,恒力集团拥有德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籍专家百余名。人才外引带动人才内培是恒力人才工作的重点,定期组织技术骨干出国、出境学习、访问,在高端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和内部管理上呈现内外人才“双剑合璧”局面。康爱旗说,“我们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大人才外引内培力度。”
其中,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丝产能为行业之最,研发了以“超力特”为典型的工业丝拳头产品,是汽车轮胎帘子布、安全气囊、特斯林等高端应用的前道材料,市场竞争力较强。当天,参观人员重点走访了该公司,校企双方还就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工作进行务实交流。当得知科研战略计划与其中一名博士的科研课题对口时,恒力集团不失时机,当即与之交换意见并达成了协定。同时,参观结束后,该集团还为其办理恒力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入站手续,该博士将于7月份入站工作。
东华大学是恒力集团合作时间已久的重点高校之一,建有“恒力产学研基地”。双方近年来呈现纵深化合作的态势,成就了“高品质熔体直纺超细旦涤纶长丝关键技术开发”等震动行业的成果,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本次前来实践的青年骨干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博士学历,是纤维、材料等专业领域研究工作的生力军。
近年来,恒力集团坚持“高尖引进、中端扩张、初级培养”的人才战略,加大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培养投入逐年递增。“我们去年引进了150名重点高校的毕业生,今年不低于这个数目”,恒力集团化纤总经理助理、人事经理康爱旗说。
康爱旗介绍,经过19周年的发展,恒力集团的科研、品牌实力已在业界形成示范效应。前不久,2013年江苏省“仿真纤维材料的创新与发展”高级研修班便选在恒力举行,来自苏州地区100多名纺织企业的技术骨干、管理人员与该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仿真纤维新材料的前沿知识。
记者了解到,在恒力(苏州)工业区,各种差别化纤维的新思维、新方向、新实践在不断发展和拓展。其中,新产品一旦成熟便转向车间试生产,销售部门将其推荐至高水平的下游企业生产成品,根据下游企业生产反馈及市场反映情况进行必要的技术调整。“整个过程高效务实,全速跑动,科研周期大大缩减。”康爱旗说。
“输血”不断,“造血”不停。目前,恒力集团拥有德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籍专家百余名。人才外引带动人才内培是恒力人才工作的重点,定期组织技术骨干出国、出境学习、访问,在高端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和内部管理上呈现内外人才“双剑合璧”局面。康爱旗说,“我们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大人才外引内培力度。”
其中,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丝产能为行业之最,研发了以“超力特”为典型的工业丝拳头产品,是汽车轮胎帘子布、安全气囊、特斯林等高端应用的前道材料,市场竞争力较强。当天,参观人员重点走访了该公司,校企双方还就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工作进行务实交流。当得知科研战略计划与其中一名博士的科研课题对口时,恒力集团不失时机,当即与之交换意见并达成了协定。同时,参观结束后,该集团还为其办理恒力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入站手续,该博士将于7月份入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