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党员群众“连心桥”——记苏州市“党代表工作室”联系服务群众之一
来源:
《苏州日报》2013年5月16日15版
发布时间:2013-05-16 16:51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需要创新服务载体,目前我市各地已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整合服务资源,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在村、社区、企业纷纷建立党代表工作室等各类服务载体,服务广大党员和群众,走出自己的特色,现择其部分逐期予以摘登。
梅堰办事处党代表工作室 释放“正能量”
“尽己身职责”,这是吴江区平望镇党代表徐泉鸿写在梅堰办事处党代表工作室联系卡上的履职格言。
过去,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党代表履职就是“5年干一届,一届干5天”。如何充分发挥党代表的作用?更好地推动党代表履行职责?去年3月,平望镇新一届的区、镇党代表选举后,为打破基层党代表“想干事,缺平台”的尴尬,平望镇党委开始着力推进党代表工作室。其时,平望镇梅堰办事处有居民5174人,企业10多家,光商铺就有300多家。然而,梅堰办事处总共工作人员也就8人,有时忙得“焦头烂额”也难以面面俱到。平望镇新一届的区、镇党代表选举后,从梅堰社区选区选举出来的区党代表1人、镇党代表6人,镇党委经与党代表进行沟通后,2011年4月12日,平望镇梅堰办事处党代表工作室正式落成。
为确保党代表工作室常态化运作,平望镇党委组织办出台《党代表工作室暂行办法》,规定每月5日、25日,作为党代表工作室的开放日,轮流安排党代表接待党员群众,同时还向居民印发写有党代表联系方式的服务卡。为有效解决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回复责任制度,谁接待、谁跟踪、谁负责,确保居民提出的意见建议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对于需要跨部门、多部门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流转单,转到相关部门协同解决; 对于无法办理解决的予以解释。每季度党代表集体开展走访调研、民主恳谈会等活动。
党代表不仅是联系党组织与党员的纽带,也是沟通执政党与民众的桥梁,小小平望镇梅堰办事处党代表工作室,却有“大能量”。“我们现在的门球场在全区都是数一数二的,去年落成后的全区门球邀请赛上梅堰社区门球队还拿了第二名。”指着去年落成的人工草坪门球场,社区居民钱龙生说。梅堰办事处党代表工作室所做的好事不止这一件两件,两年多来,通过党代表工作室,党代表已接待党员群众145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141件。
“金代表”工作室 构建服务民众“活动场”
在昆山市亭林街道,“金代表”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可谓响当当,与“金律师”、“金老师”、“金医生”、“金阿姨”、“金文笔”五个党员志愿者工作室一起,被合称为昆山市党员志愿者工作室6朵金花。
亭林街道是玉山镇政府所在地,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众多,为切实发挥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的作用,2009年9月,亭林街道党工委会同市司法、教育、卫生、妇联、文联等部门,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在深入调研分析社区居民现实需要、认真梳理各职能部门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将街道的市、镇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等优秀骨干组织起来,创设了“金代表”党员志愿者工作室。
为方便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促进活动开展,并确保“金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常态化、制度化,亭林街道党工委按照资源整合、一室多用、实用管用、共建共享的原则,通过在社区开设互助会馆的形式,铺开“金代表”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的服务网点;专门研究制订《亭林街道“金代表”工作室制度》;将《“金代表”接待、走访群众意见处理流程图》等内容上墙,以流程的规范促进问题的解决,确保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此外,亭林街道党工委还探索运用博客、QQ群、社区通等现代信息手段开展互动交流,实现“金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全覆盖和全天候。
为切实发挥“金代表”听民声、传民意、解民忧的积极作用,亭林街道党工委对党代表、人大代表联系接待走访党员群众作出量化规定,要求每位党代表、人大代表每年参加接待党员群众活动不少于3次,每年走访党员群众或“两新”组织不少于10家,每年参加集中调研或视察活动不少于1次。
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服务出认同。辖区内一些老的居民楼原来安装的铸铁落水管,时有脱落,存在安全隐患,“金代表”在第一时间将群众呼声快速向相关部门反映,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予以解决,至去年7月,街道管理的楼宇所有的铸铁管全部更换成PPC管; 去年5月,在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后,“金代表”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建议在街道开办日间照料中心,为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就餐、保健、娱乐等服务。88岁的独居老人王阿婆说:“这里很舒服,工作人员的服务很贴心,离家又不远,真好。”
方洲民众联络所 守望和谐 触摸幸福
走进苏州工业园区方洲民众联络所,这里不仅有一站式的服务大厅,为居民们办理党团服务、计划生育、法律援助等各种事务,也有“民众俱乐部、乐龄生活馆、少儿阳光吧、卫生服务站、邻里图书馆、邻里文体站”等各种功能的服务场所。方洲民众联络所不仅是湖东社区党工委直接服务群众的一个平台,更是辖区内各类党组织、党代表和党员联系群众、服务居民的桥梁。
苏州工业园区在社会管理和群众服务方面借鉴新加坡经验的一个创新之举,就是将每个邻里中心15%的面积拿出来用于公共服务,方洲民众联络所实行全年无休的便民利民工作制度,每天从上午9点到晚上9点对居民开放。从2011年5月开始,工业园区就将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社情民意联系日”,由园区工委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轮值工作人员,到方洲民众联络所与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共有36名园区党政领导、党代表走进湖东社区听取社情民意,先后举办了17场社情民意的联系活动,接待社区、企业等代表168人,征集意见建议近200项,全部完成答复,居民满意率超过98%。
在一站式服务大厅,还有一个专门收集社情民意的窗口。平时,居民有意见建议可以在这里随时向民众联络所的工作人员反映,方洲民众联络所都会把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然后跟相关部门去沟通协调。
方洲民众联络所还积极推进与党政机关党组织的结对共建。一方面,通过整合资源,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畅通社情民意的“政企快车道”、开展“政策服务进企业”等公共服务,另一方面,邀请有法律和心理专业知识特长的党员为居民做专业咨询,组织有爱心的党员来这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目前“社企直通车”品牌项目已经有31家爱心企业、37家爱心商户加入。
触摸幸福,从心开始。方洲民众联络所把党建工作纳入社会管理范畴,将党建工作的服务理念融入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工作、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觉到党组织就在身边,服务就在眼前。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需要创新服务载体,目前我市各地已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整合服务资源,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在村、社区、企业纷纷建立党代表工作室等各类服务载体,服务广大党员和群众,走出自己的特色,现择其部分逐期予以摘登。
梅堰办事处党代表工作室 释放“正能量”
“尽己身职责”,这是吴江区平望镇党代表徐泉鸿写在梅堰办事处党代表工作室联系卡上的履职格言。
过去,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党代表履职就是“5年干一届,一届干5天”。如何充分发挥党代表的作用?更好地推动党代表履行职责?去年3月,平望镇新一届的区、镇党代表选举后,为打破基层党代表“想干事,缺平台”的尴尬,平望镇党委开始着力推进党代表工作室。其时,平望镇梅堰办事处有居民5174人,企业10多家,光商铺就有300多家。然而,梅堰办事处总共工作人员也就8人,有时忙得“焦头烂额”也难以面面俱到。平望镇新一届的区、镇党代表选举后,从梅堰社区选区选举出来的区党代表1人、镇党代表6人,镇党委经与党代表进行沟通后,2011年4月12日,平望镇梅堰办事处党代表工作室正式落成。
为确保党代表工作室常态化运作,平望镇党委组织办出台《党代表工作室暂行办法》,规定每月5日、25日,作为党代表工作室的开放日,轮流安排党代表接待党员群众,同时还向居民印发写有党代表联系方式的服务卡。为有效解决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回复责任制度,谁接待、谁跟踪、谁负责,确保居民提出的意见建议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对于需要跨部门、多部门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流转单,转到相关部门协同解决; 对于无法办理解决的予以解释。每季度党代表集体开展走访调研、民主恳谈会等活动。
党代表不仅是联系党组织与党员的纽带,也是沟通执政党与民众的桥梁,小小平望镇梅堰办事处党代表工作室,却有“大能量”。“我们现在的门球场在全区都是数一数二的,去年落成后的全区门球邀请赛上梅堰社区门球队还拿了第二名。”指着去年落成的人工草坪门球场,社区居民钱龙生说。梅堰办事处党代表工作室所做的好事不止这一件两件,两年多来,通过党代表工作室,党代表已接待党员群众145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141件。
“金代表”工作室 构建服务民众“活动场”
在昆山市亭林街道,“金代表”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可谓响当当,与“金律师”、“金老师”、“金医生”、“金阿姨”、“金文笔”五个党员志愿者工作室一起,被合称为昆山市党员志愿者工作室6朵金花。
亭林街道是玉山镇政府所在地,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众多,为切实发挥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的作用,2009年9月,亭林街道党工委会同市司法、教育、卫生、妇联、文联等部门,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在深入调研分析社区居民现实需要、认真梳理各职能部门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将街道的市、镇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等优秀骨干组织起来,创设了“金代表”党员志愿者工作室。
为方便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促进活动开展,并确保“金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常态化、制度化,亭林街道党工委按照资源整合、一室多用、实用管用、共建共享的原则,通过在社区开设互助会馆的形式,铺开“金代表”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的服务网点;专门研究制订《亭林街道“金代表”工作室制度》;将《“金代表”接待、走访群众意见处理流程图》等内容上墙,以流程的规范促进问题的解决,确保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此外,亭林街道党工委还探索运用博客、QQ群、社区通等现代信息手段开展互动交流,实现“金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全覆盖和全天候。
为切实发挥“金代表”听民声、传民意、解民忧的积极作用,亭林街道党工委对党代表、人大代表联系接待走访党员群众作出量化规定,要求每位党代表、人大代表每年参加接待党员群众活动不少于3次,每年走访党员群众或“两新”组织不少于10家,每年参加集中调研或视察活动不少于1次。
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服务出认同。辖区内一些老的居民楼原来安装的铸铁落水管,时有脱落,存在安全隐患,“金代表”在第一时间将群众呼声快速向相关部门反映,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予以解决,至去年7月,街道管理的楼宇所有的铸铁管全部更换成PPC管; 去年5月,在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后,“金代表”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建议在街道开办日间照料中心,为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就餐、保健、娱乐等服务。88岁的独居老人王阿婆说:“这里很舒服,工作人员的服务很贴心,离家又不远,真好。”
方洲民众联络所 守望和谐 触摸幸福
走进苏州工业园区方洲民众联络所,这里不仅有一站式的服务大厅,为居民们办理党团服务、计划生育、法律援助等各种事务,也有“民众俱乐部、乐龄生活馆、少儿阳光吧、卫生服务站、邻里图书馆、邻里文体站”等各种功能的服务场所。方洲民众联络所不仅是湖东社区党工委直接服务群众的一个平台,更是辖区内各类党组织、党代表和党员联系群众、服务居民的桥梁。
苏州工业园区在社会管理和群众服务方面借鉴新加坡经验的一个创新之举,就是将每个邻里中心15%的面积拿出来用于公共服务,方洲民众联络所实行全年无休的便民利民工作制度,每天从上午9点到晚上9点对居民开放。从2011年5月开始,工业园区就将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社情民意联系日”,由园区工委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轮值工作人员,到方洲民众联络所与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共有36名园区党政领导、党代表走进湖东社区听取社情民意,先后举办了17场社情民意的联系活动,接待社区、企业等代表168人,征集意见建议近200项,全部完成答复,居民满意率超过98%。
在一站式服务大厅,还有一个专门收集社情民意的窗口。平时,居民有意见建议可以在这里随时向民众联络所的工作人员反映,方洲民众联络所都会把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然后跟相关部门去沟通协调。
方洲民众联络所还积极推进与党政机关党组织的结对共建。一方面,通过整合资源,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畅通社情民意的“政企快车道”、开展“政策服务进企业”等公共服务,另一方面,邀请有法律和心理专业知识特长的党员为居民做专业咨询,组织有爱心的党员来这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目前“社企直通车”品牌项目已经有31家爱心企业、37家爱心商户加入。
触摸幸福,从心开始。方洲民众联络所把党建工作纳入社会管理范畴,将党建工作的服务理念融入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工作、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觉到党组织就在身边,服务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