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新型建筑材料,是一种高强度水泥复合板,也是国内目前等级最高的防火材料。这款产品在申请专利后就要上市,现在已经有了不少订单。我们估算了一下,今年销售最起码翻一番。”近日,记者在位于吴江区震泽镇的汇丰集团采访时,总裁孙振荣介绍,以往企业研发了一款新产品,总是迫不及待地推向市场,结果好不容易创新的成果被别人仿冒,对自己的市场销售造成影响。“现在有了孙书记的指点,我们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明白了一定要等专利申请后再推向市场。”
“孙书记”是震泽镇党委副书记孙建领,在镇上分管科技;同时,他又常被称为“孙教授”,因为他是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授级高工;而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我省从高校、科研院所选派到苏南经济强镇,指导科技创新工作和联络产学研合作的科技镇长团成员。
在吴江,像孙建领这样直接服务于企业创新的科技镇长团团员有11名。“向乡镇选派科技镇长团制度,是江苏省将人才资源、科技成果导向发展前沿,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转型升级的创新举措。”吴江区副区长、科技镇长团团长李金林说,作为“科技镇长团”入驻点之一,吴江市自2009年11月第一批科技镇长团入驻以来,已有五批“教授书记”、“博士镇长”们投身基层一线。
推动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是科技镇长团的使命所在。去年8月,吴江第五批科技镇长团到岗。如何完成省委和地方的多重期待,镇长团成员们倍感压力。
“眼前一抹黑”,这是镇长团首先面临的难题。科技镇长团的团员来自天南地北,此前对吴江的发展情况并不熟悉,如何开展工作?镇长团团员们“一竿子插到底”,直接跑到每个企业去调研,掌握吴江经济发展最鲜活的信息。
吴江民营经济发达,传统产业占据较大比例;中小企业面广量多,企业转型需求迫切,但是不知道往什么方向转,转型缺少技术支撑和人才加盟,中小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隔着一堵墙……在走访调研中,科技镇长团摸到了来自发展最前沿的渴望。半年下来,就走访企业252家,深入120家企业开展科技专项服务活动,征集企业有效技术需求59条。
“科技镇长团的优势在于团队服务,共同解决问题。”吴江科技镇长团副团长、吴江科技局副局长朱峰介绍,根据在企业掌握的情况,镇长团根据团员的工作背景、专业特点和派出单位的资源条件,组成了电子与信息业服务工作小组、制造与纺织业服务工作小组、农业科技与环境资源三个服务工作小组,针对性服务于企业。
“支撑科技特派员的,往往是一个院系、整个学校甚至几所高校的优势资源。”孙建领跑了40多家企业,摸到了大量需求后,赶紧向所在学校“求援”。自动化系服务法奥电梯、机械系服务孚杰机械、应用化学系服务汇丰新材料……渐渐地,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吴江的联络变得越来越密切,大量科技资源像长了腿一样向“乡下”跑。
统计显示,第五批科技镇长团目前已开展人才科技对接活动29项,搭建政产学研平台34个,组织专家教授与企业洽谈179人次,横向项目签订合同66项,合同金额达1235万元,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如何帮助吴江形成拥有自我造血功能的产学研长效机制,是科技镇长团成员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在科技镇长团的推动下,去年底,吴江与东华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并合作成立东华—盛泽纺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这是吴江纺织产业产学研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盛泽和东华大学更高层面合作的新起点。”吴江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双面胶”,把学校和地方粘在一块,有了东华大学纺织科技与人才的支撑,将极大提升吴江纺织产业的研发、创新水平。
“科技镇长团的到来,不仅充实了乡镇科技干部队伍,更为我们厘清了科技创新工作思路。”采访中,吴江当地的科技人员纷纷称赞,科技镇长团解决了大量基层创新发展的实际难题,希望能够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