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苏州绘升级图
来源:
《苏州日报》2013年4月3日01版
发布时间:2013-04-03 09:23
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苏州亮丽的名片、最大的品牌,如何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昨天召开的全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大会,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新目标任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强调,要突出改革创新、“三个集中”、“四个百万亩”、强村富民、生态优先、固本强基等六个方面工作,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乃翔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陈振一作工作部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国玲、市政协主席高雪坤出席会议。此次会议是近年来我市“三农”工作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市、县级市(区)、镇、村等各级超过2000人参加会议,其中包括1058个行政村、55个镇以及相关涉农街道、社区的负责人。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被列为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苏州特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新路子, 通过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探索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路径;通过推进“三个集中”、实施“三个置换”,探索了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的现实路径;通过深化“三大合作”、加快“三大并轨”,探索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现实路径,丰富了“苏南模式”的内涵; 通过落实“四个百万亩”、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探索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使苏州“既保持鱼米之乡优美的田园风光、又呈现出先进和谐的现代文明”日益成为广泛共识。
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蒋宏坤要求,既要认真总结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取得的成效经验,更要把握好时代脉搏,以争创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全面加快城乡一体示范区建设。具体要突出六个方面工作。
突出改革创新,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跨越。要努力在城乡优化布局、产业优化升级、环境优化发展、社会优化管理、体制优化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突破,以更大的勇气在土地使用、金融支持、产业转型、资源配置、经营机制、社会管理等方面持续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突出“三个集中”,增创节约集约发展新优势。要力争通过3年努力,使“三个集中”的比例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形态面貌有明显提升,5-8年实现大改观。同时,推进“三个集中”,一定要科学合理确定规模,避免盲目求大。集中居住区规模要适中,农业经营规模要适度,规划保留村庄规模要适宜。
突出“四个百万亩”,促进现代农业新发展。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通过“落地上图”、制定法规,建立永久性保护机制,切实把农业“四个百万亩”落到实处。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亩均效益5000元以上的高效农业比例达到50%以上。
突出强村富民,推动集体经济新提升。要在发展导向上强化扶持,增加基层经济组织的资产性收入。在政策措施上强化统筹,将城镇周边优质资源优先配置给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路径上强化联合,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异地发展、联合发展、抱团发展、集约发展。在发展目的上强化富民,努力提高分红水平,增加财产投资性收入。突出生态优先,展现美丽苏州新风貌。要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来重视生态保护,像抓项目、抓招商一样来抓好环境建设。制定好一个规划,尽快制定出台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加快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打造一批新亮点,每年要明确几个重点,不断彰显美丽乡村新风貌。
突出固本强基,打造典型发展新亮点。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归结于基层的创新创造。要进一步加大对各类发展典型的扶持力度,使典型更多、亮点更亮,以典型引路、推动面上发展。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会议表彰了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以及村庄环境整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会上,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调整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意见》和《关于鼓励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市四套班子领导,各市、区,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主要负责同志、分管领导;各部委办局主要负责同志;市各人民团体,各大专院校和有关直属单位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蒋宏坤要求,既要认真总结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取得的成效经验,更要把握好时代脉搏,以争创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全面加快城乡一体示范区建设。具体要突出六个方面工作。
突出改革创新,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跨越。要努力在城乡优化布局、产业优化升级、环境优化发展、社会优化管理、体制优化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突破,以更大的勇气在土地使用、金融支持、产业转型、资源配置、经营机制、社会管理等方面持续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突出“三个集中”,增创节约集约发展新优势。要力争通过3年努力,使“三个集中”的比例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形态面貌有明显提升,5-8年实现大改观。同时,推进“三个集中”,一定要科学合理确定规模,避免盲目求大。集中居住区规模要适中,农业经营规模要适度,规划保留村庄规模要适宜。
突出“四个百万亩”,促进现代农业新发展。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通过“落地上图”、制定法规,建立永久性保护机制,切实把农业“四个百万亩”落到实处。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亩均效益5000元以上的高效农业比例达到50%以上。
突出强村富民,推动集体经济新提升。要在发展导向上强化扶持,增加基层经济组织的资产性收入。在政策措施上强化统筹,将城镇周边优质资源优先配置给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路径上强化联合,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异地发展、联合发展、抱团发展、集约发展。在发展目的上强化富民,努力提高分红水平,增加财产投资性收入。突出生态优先,展现美丽苏州新风貌。要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来重视生态保护,像抓项目、抓招商一样来抓好环境建设。制定好一个规划,尽快制定出台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加快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打造一批新亮点,每年要明确几个重点,不断彰显美丽乡村新风貌。
突出固本强基,打造典型发展新亮点。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归结于基层的创新创造。要进一步加大对各类发展典型的扶持力度,使典型更多、亮点更亮,以典型引路、推动面上发展。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会议表彰了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以及村庄环境整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会上,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调整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意见》和《关于鼓励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市四套班子领导,各市、区,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主要负责同志、分管领导;各部委办局主要负责同志;市各人民团体,各大专院校和有关直属单位负责人等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