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四川德阳:村支书也搞异地交流
来源: 人民网       发布时间:2007-05-25 16:41

  张荣书四十出头,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天元镇秋月村新任的村党支部书记,3月底上任。前几天见到老张时,他正在办村里财务监督小组的事,忙得嗓子都哑了。
  老张这位村支书有些特别,他不是秋月村人,在本镇白群村干了17年的村委会主任,交流到秋月村来了。他是四川省第一位异地任职的村支书。目前,作为德阳市试点的天元镇,村支书异地交流全部到位。
  村支书不在本村选,为什么要打破了几十年的旧框框?“外来的和尚”能“念好经”吗?
  张荣书上任以来是“连轴转”。秋月村地理位置好,走的是工业集中发展区道路。然而基层组织不完备,制度不完善,造成村干部工作随意性强,经常陷入解决群众民事纠纷等琐事中,难有精力推动经济发展。
  老张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刀阔斧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为干部“解困”。
  20多天的时间里,张荣书组织全村人选举产生了45名村民代表,选举出24名财务监督领导小组成员和8名组长;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各种基层组织和制度基本建起来了。这样,拥有2600多人、3200亩土地、8个社的秋月村,议事、决策逐渐走上正轨。虽然仍存在“磨合期”,但村民村干部发展的心气已经鼓了起来。
  其他异地交流的村支书也为当地带去生气。张先元,担任景福社区支部书记刚刚两天,就发现脏乱差是社区主要问题,清洁卫生急需整治,街灯要尽快安装。从武庙村交流到天虹社区任支部书记的尹帮金,几天之内就为社区规划提了好几条建议。
  有个好支书很关键,不能总是“矮子里面选高个”。村支书是最基层的干部,是无级别的“官”,却是农民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其能力关系着一个村的发展,有一个好村支书很关键。
  从群众的反映来看,本村人担任“一把手”,存在一些弊端。有的村支书长期任职,觉得“只有自己才能胜任”,合作精神差;有的村支书因循守旧,抱着“守摊子”的思想,不愿意开拓新思路;有的村支书陷在人情关系网中,对本村人抹不开情面,工作顾此失彼,放不开手脚。
  现在有外村能人来竞争,干不好就不行了。
  不到两月,村支书交流任职的“新政”已在天元镇产生不小的震动。
  交流来的村支书人选,要经村里党员选举通过才能正式任职,并非由旌阳区委组织部任命,所以,能否得到村民支持,是他们面临的考验。而对村民来说,也有人对这些“外村人”持怀疑态度。
  秋月村的老支书刘一民当时就没参与投票选举。听了其他党员和村民的看法,又对张荣书“冷眼旁观”几天后,那天他一大早就站到村口等着张荣书,拉着他的手长谈了两个钟头,表示愿意支持这位能干事的新支书。
  没有列入试点的村干部也深受触动。看到有了“能上能下,可去可留”的竞争机制,村里的“一把手”们也颇感压力。白群村53岁的总支书记颜运喜当了18年的村支书,对交流任职他很是感慨:“过去干不好也继续干,现在有外村能人来竞争,干不好就不行了。
  “交流来的村支书到任后干劲很足,思路开阔,没有交流的村支书也在积极改变。我们就是要通过异地交流,优胜劣汰,为优秀干部创造平台。”天元镇党委副书记李绪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