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将同里建成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来源: 《吴江日报》2013年3月20日03版       发布时间:2013-03-20 08:52
同里镇党委书记 陈建忠
  按照区委提出的“ 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的总体要求,结合同里镇2012年发展情况和2013年工作思路,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节党课。党课的题目是《深入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区党代会、人代会精神,全力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建设新时期美丽富土》。
  一、2012年各项工作回顾
  2012年,同里镇经济社会呈现稳步发展、协调推进的良好态势。主要亮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实力攻坚克难迈上新台阶。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6亿元,增长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03亿元,增长20.63%;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2.76亿元,增长13.96%,三产占比提高到54.17%;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实现工业总产值92亿元,增长5.03%;新增民资注册9.57亿元,注册外资3851万美元,到账外资3766万美元。同里获得“国家园林城镇”、“中国最美小镇”、“中国天元围棋培训基地”、“长三角十大古镇”、“长三角最佳慢生活旅游古镇”、“2012最受网友欢迎的古城镇”等荣誉称号,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取得新成效。推进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性整治,服务业发展量质齐升。启动了“智慧景区”建设和“中国同里微电影节”,《情归同里》旅游情调手册成功发行,在苏州市率先启用无声导游器,同里景区成为苏州首批青奥会指定接待景区。“十一”黄金周旅游接待人次再创新高,单日门票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新兴工业产业快速成长,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0.44亿元,实现工业销售88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标煤产值达8.6万元/吨,实施并完成耕地占补平衡项目790亩,复垦土地174亩,挖掘存量用地281亩。“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成效明显,全镇销售超亿元企业达24家,税收超千万企业新增3家、累计达11家。完成专利申请1193件,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引进科技领军人才、文化产业等各类人才数十人。
  3.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展现新面貌。高标准推进了松厍公路同里段景观绿化工程,并实施沿街店面立面改造,完成了苏同黎公路“西气东输工程”段的绿化恢复和提升工程,环同里湖环境综合整治和提升工程快速推进,全年新增绿化面积1638亩,同里镇区形象全面焕新。积极响应全区村庄环境整治“百日行动”号召,完成了40个二星级、6个一星级、2个三星级、83个整洁村的整治任务,肖甸湖自然村成为全省首批获得授牌的三星级康居乡村之一,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走在全区前列。节能减排力度持续加大,关停并转化工企业2家。
  4.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实现新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5.05%、13.7%。屯村幼儿园得到扩建,同里中学易地新建工程顺利启动。城镇职工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逐年提高,城乡养老保险并轨3624人。成功创建成江苏省“药品安全示范镇”,同里卫生院中医科被评为江苏省示范中医科,屯村、合心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成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站。实施了老年公寓升级改造,高标准规划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向困难群众发放低保金344.61万元、各类慰问补助金587.27万元。农村实现200平方米以上健身广场全覆盖,累计面积达1万平方米,农家书屋和“四位一体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成功申报吴江区非遗保护名录2项,2人被列入苏州市非遗传承人名录。
  二、2013年的工作思路
  2013年同里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聚焦文化旅游形象年的新定位,促进经济更大发展,品牌更上层次,城乡更快一体,生态更显文明,民生更得实惠,队伍更为纯洁,奋力增创发展新优势,全力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高水平建设新时期美丽富土。
  2013年,全镇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30亿元,到账外资3000万美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以上,万元GDP能耗大幅度下降,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目标任务。
  围绕以上目标,2013年,同里镇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1.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大会精神就是我们加快科学发展、做好一切工作的行动纲领。我们必须深刻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始终联系实际,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更有成效。我们要让十八大精神“入脑”,高举旗帜坚定道路;让十八大精神“入心”,丰富目标深化内涵;让十八大精神“入行”,全力加快争先进位。
  2.持续深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四个着力、五个更多依靠”要求,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坚持以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着力提升新兴产业产值占比,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鼓励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发展。坚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产学研合作、专利品牌打造和科技人才引进,不断加大技改投入,更大力度盘活利用存量资源,以商引商、腾笼换凤,实现增量产出。二是坚持以服务经济为重要支撑。我们将充分发挥同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建成旅游服务业集聚区。充分盘活利用古镇周边及同里湖资源,积极引进一批资本雄厚、商业模式先进、人气集聚能力强、对旅游产业带动作用大、税收高的服务业大项目,进一步增加服务业在全镇经济中的比重。三是坚持以要素平台为根本保障。我们将以项目、资源和平台等为重点,一着不让抓紧向上对接和争取,全力破除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加快提升邱舍工业小区和同里科技产业园的载体能级,进一步提升工业集聚度。积极推进中成汽配、明志科技两家企业的上市工作。
  3.坚持不懈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我们将进一步唱响同里品牌,加快向旅游国际化目标迈进。一是深挖富土文化资源做品牌。我们定位今年为同里“古镇文化旅游形象年”,这是我们实施文化旅游品牌战略的第三年。持续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兴文。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推广力度,打造长三角最具影响力的非遗基地。二是提升古镇综合承载能力强品牌。继续实施景区形象换颜工程,南入镇口综合改造项目力争10月份启用,北入口综合改造工程一期确保4月份启用。加快天元文化苑和镇南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引入高段位围棋升段赛。加快构建星级宾馆、古镇会所、民居客栈、经济型酒店等多元化为一体的住宿体系。三是强化旅游宣传推介创品牌。借助央视等媒体合作优势,提升同里知名度和美誉度。继续办好“同里之春”、“暮鼓晨钟”等传统旅游品牌活动;重点办好“中国同里微电影节”,将其打造为同里旅游新品牌。
  4.坚定不移提升城镇化水平
  我们将按照“扩大外延、丰富内涵、完善配套、优化布局、提升功能、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在更高起点上引领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高标准推进富土家园二期建设,规划启动富土家园三期工程。围绕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大力完善农业园区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完成科技综合服务中心、海峡两岸科技农业园一期等工程,有序推进土地平整与复垦。实施老街区道路综合改造,促进城乡环境硬件建设均衡发展和整体提升,对零星村落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二是在更高层次上满足未来发展,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抓住轨道交通四号线开工建设、苏嘉杭高速公路江陵互通改道与同里无缝对接的契机,对接东太湖大道,规划建设同里大道;对接长江路,实现与古镇无缝对接;优化提升镇区主干道路,重点实施环镇西路、环镇北路、富观路景观园艺化、灯光亮化综合提升改造。三是在更高质量上顺应群众期待,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推进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服务体系全覆盖,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同里中学易地新建工程进度。加强医疗资源整合,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文体综合服务中心、同里湖渡船码头市民文化广场等文体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完成镇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5.更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
  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使生态文明成为“美丽富土”的重要品牌。一是加快推进绿色增长低碳发展。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加快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促进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二是加快推进水生态修复与建设。把水环境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始终保持对影响水环境行为的严查重处态势,使全镇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推进肖甸湖湿地公园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湿地公园。三是加快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积极争创“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迪拜)奖”。持续加强村庄环境的风貌塑造、特色培育、环境营造和功能完善,积极巩固整治成果,集中开展“乱停乱放、非法营运、小区环境、违法建设”四大整治,实现“交通秩序、运管服务、人居环境、镇容镇貌”四大提升。
  6.扎实有效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更加注重人本身的内心感受,更加注重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得到与满足,更加注重不断增加人民福祉,努力把同里建设成为幸福、快乐、和谐的“富土”。一是围绕“天天都有好心情”,大力提升人文素养;二是围绕“家家都有好收入”,大力增加百姓收入;三是围绕“人人都有好保障”,大力完善社会保障。
  (此稿为吴江区2012~2013年度党员干部冬训辅导报告,内容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