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建设一个美丽的太湖新城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2013-03-04 08:4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区相关会议精神,由我主讲的党员冬训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太湖新城2012年工作情况,第二部分是关于太湖新城2013年工作设想。
  第一部分:2012年工作情况
  经济运行在稳中求进中迈上新台阶。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0亿元,同比增长14.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15.1%。服务业发展逆势而上,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8.6亿元,占GDP比重达61.2%。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新增文化企业200多家,实现营业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129.2%。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新增高效农(渔)业面积近2万亩,荣获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镇”称号,松陵蔬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城市面貌在加快建设中展现新形象。24项市政重点项目完成投入5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5%。以规划引领开发,实施了太湖新城产业发展规划、S230以东及度假区城市设计、绿轴景观设计、城市色彩研究等20多项规划。新城建设日新月异,15条主次干道全线通车,环太湖风景路启动建设,城市单轨规划顺利获批。累计完成绿化300万平方米。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一期基本完成。太湖新时代、绿地城市综合体等项目进展顺利。唐仲英基金会中国中心、吴江中学等项目开工建设。阅湖台、苏州大剧院、城市展示馆等项目深化设计,初步实现核心区域先行崛起开发目标。老城区改造初显成效,苏式改造“十大”工程全面实施。
  转型升级在量质并举中取得新进展。引进了金雅福珠宝、水街新天地、雨润中央广场、哈梵电子商城等30多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368亿元。内资新增注册资本8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7%。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42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66个重点工业项目全面推进,科林环保、中源科技、派利帝纺织等39个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458.4亿元的42个服务业项目进展顺利。国际汽车城、模具城、天平学院等项目落户,财智中心、科林总部、商会大厦等项目开工建设,南部拓展区2.5产业园逐步形成。金雅福集团、倍通供应链、太湖时代、恒力集团等11家企业总部落户建设,总部经济区成型。全年争取用地指标1200多亩,推动1000多亩土地挂牌上市。重点企业引领发展,佳禾食品列入区“小巨人”培育计划,企业上市滚动发展,圣欧芳纶上报国家证监委,新吴光电着手股改,变压器厂、贝得科技、信能精密机械等进入上市梯队,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23家。科技创新成效明显,科创园启动建设,出台实施科技创新奖励办法,申报批准省市科技项目104项,申请专利2760件,授权2398件,争取科技奖励资金1581万元,科林集团企业技术中心晋升国家级技术中心。
  社会建设在富民惠民中实现新进步。城乡一体加快推进,实施新城区、老城区、工业区、度假区等区域动迁,累计完成34个项目、近1500户的动迁任务,全面推进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的12个安置工程,乐居花园一期,新吴家园,湖滨华城祥瑞苑、畅意苑等一批项目顺利完工。依托镇农投公司、物业股份合作联社,有效盘活村级资产、资金,实现集体经济与群众收入双增长,村级可支配收入达8200万元,同比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同比增长15%以上。城乡保障加快并轨,超额完成“农土保”接轨“城保”任务,完成率列全区第一。城乡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发放各类困难补助2161万元。公共服务有效覆盖,实施横扇中心小学、菀坪中心幼儿园、松陵第三中心小学等一批学校改扩建工程,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八坼卫生院竣工投用,菀坪卫生院基本建成,居家养老中心进入主体建设,“魅力四季”人口计生服务丰富多彩,人口计生科普馆开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全面完成316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成立松陵镇文联,成功举办首届体育运动会、太湖渔湾美食节、垂虹文化艺术节等文体活动。
  第二部分:2013年工作设想
  2013年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在主要指标上,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亿元,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5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70亿元,增长20%;注册外资、到账外资保持一定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以上。
  在建设重点上,按照“基础设施全面建成、碧波美景充分展现、新城人气初步集聚、核心区域全面崛起”的目标,全力推进新城建设;按三年计划继续加大老城改造投入,开展撤并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启动南部拓展区路网,开工建设一批重点项目;菀坪工业区力争再引进5家大型企业;八坼环保产业园完成同津大道南延,调整好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开工建设,主要框架开始形成。
  2013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建设苏州南部现代新城区
  推进滨湖核心区建设。把太湖新城建设作为推进经济和城市转型的主抓手,持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东太湖综合整治二期项目,完成北部湖区生态清淤工程。推进滨湖路、思贤路西延、芦荡路西延、思齐路南延、松陵大道北延等干道建设,启动4号线及城市单轨建设。点线面结合,做优做美东太湖生态园、启动区景观、主干道及水系沿线绿化景观,确保绿化率超过50%。加快推进阅湖台、太湖新时代、公共服务区、苏州大剧院、城市展示馆、吴江中学等公共建筑,完善新城配套。
  推进南部拓展区建设。加大投入,继续加快南部拓展区建设。实施联杨路、思贤路改造,推进龙河路、中山南路南延、友谊路及拓展区道路建设,启动东西快速干线、同津大道南延工程,提升区域通达水平。加快联杨邻里中心、社区活动中心、吴江大厦南广场、城投大厦等工程建设。
  推进松陵老城区改造。按照三年计划,持续加大投入,扎实推进老城改造。有序改造锦业路、中山北路、梅石路、花园路、鲈乡路等干道,启动老东门片区综合改造,建设吴江休闲老街,启动城中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主城区整体形象。
  推进旅游度假区建设。突出滨湖生态和温泉资源,加快推进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完善区内道路、绿化、水系工程,开业运营温泉度假酒店,启动运动公园、温泉养生园及配套设施建设,着力加强旅游项目招商和亮点宣传,推动度假区形象提升、功能完善、人气聚集。
  二、加快建设优势产业新板块
  更大力度做强主导产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缝制设备等制造业规模,力争培育1个50亿级产业集群。抓住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契机,合理引导羊毛衫产业集群发展,创品牌提效益。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逐步推进缝纫机零件加工向汽车配件产业发展,装备制造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落实项目催办帮办机制,加快隆登电子、锦美华精密科技、中源科技纤维等总投资近70亿元的48个先进制造业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工业投入不少于50亿元。加快菀南工业区、环保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力争再引进5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推进财智中心、绿地城市综合体、国际汽车城一期等总投资近742亿元的55个服务业项目,力争年内完成投入116亿元。
  更大力度壮大新兴产业。全力服务好佳禾食品二期、汉斯新型建材、华翔生物科技等项目开工建设,保障名象壁纸、万喜光电、中田材料等项目竣工投产,力争新兴产业产值超6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50%以上。加大扶优育强力度,着力整合政策资源,强化要素保障,扶持更多企业列入区“小巨人”培育计划,吸引更多科技型企业入驻科创园。鼓励企业采取上市、收购、参股等形式,主动进军资本市场和国际市场。
  三、加快建设和谐乐居新家园
  全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加快涉及教育卫生、社区服务、农田水利、农贸市场等八个方面30多项政府实事工程。高标准实施学校改扩建工程,着手搬迁松陵一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完成菀坪卫生院建设,完善松陵卫生院配套,合理配置基层医疗资源。大力推动“农土保”接轨“城保”工作,扩大养老保险、医疗补助和社会救助范围。适度扩大创业小额贷款范围和规模,鼓励自主创业、投资兴业,提高居民经营性收入。
  大力建设美丽村镇。实施撤并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集中整治一批老街老路,改造一批老小区及城中村,扎实开展以“乱停乱放、非法营运、小区环境、违法建设”为内容的“四大整治”。进一步健全镇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开展“三网”整治,实施蚂蚁漾、山荡2个湖泊保护性开发。统筹推进度假区、工业区、老城区、东西快速干线等区域动迁工作,加快总建筑面积64.4万平方米的安置工程建设。
  四、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精心办好垂虹文化艺术节、太湖渔湾美食节等一批文化品牌活动。充分挖掘历史人文、民间工艺、土特产品、民俗节庆等特色资源。深化环太湖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太湖文化影响力。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开放。启动老东门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加强古建筑、古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保护,增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意识,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加快振兴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网络数字、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公共服务平台,集聚一批重点项目和优秀人才,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企业,争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实验区)。积极承办环太湖自行车赛、全国排球联赛、龙舟比赛等赛事活动,培育赛事经济。
  (此稿为吴江区2012~2013年度党员干部冬训辅导报告,内容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