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唐县干部考核引入“成本分析法”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2005-08-08 15:28

  近年来,河北省唐县围绕进一步端正考核导向,探索建立了干部政绩考核“成本分析”新机制,由考核“结果”向考核“效果”转变,由考核“形象”向考核“效益”转变,取得了较好成效。
  干部政绩考核成本分析法的核心是“成本核算,效益分析”。唐县在评价干部政绩时,不仅看其取得政绩的结果,还看其所取得政绩的成本投入。虽然政绩投入不像经济活动投入那么直接,但干部政绩也应看作是扣除成本的盈余。因此,唐县要求对干部政绩也应追求利益最大化。
  根据考核目标体系结构特点,唐县将干部考核目标划分为三类:一是工作类指标(主要指能够量化的经济指标);二是涉及经济投入类指标(主要指大事实事及项目工程类指标);三是社会发展类指标(主要指定性评价类指标)。进行成本分析的主要是针对第二类指标,也就是一些干部经常标榜的所谓“显绩”类政绩指标。这类指标在考核成绩中所占权重和分值较大,也是广大干部群众较为关注的焦点。通过对这类关键性政绩指标的分析考核,既调动班子和干部上项目、跑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可以增强其创效益、求发展的责任感和压力感,切实端正政绩考核和干部工作导向,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唐县将每项政绩指标分为政绩效益和政绩投入两部分。政绩效益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为扣除政绩成本投入后的盈余,为净效益。干部政绩效益与政绩成本投入之比为政绩效能,在考核过程中政绩效能按该项政绩在考核中所占权重计入考核总成绩。
  具体计算方法:政绩效能(%)=政绩效益/政绩投入×100%。干部政绩效能越大,说明干部工作成绩越大,反之越小。政绩效能如≤0,表明此项干部政绩为“无用功”,视为无效政绩,甚至为败绩。政绩效能>0,按该项政绩在考核中所占权重计入考核总成绩。政绩效能≤0,取消该政绩考核分值。

(2005年  组织人事报第 136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