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泽镇党校在近几年的办学实践中,主动适应农村党员教育出现的新形势、新要求,逐步形成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网上党校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相结合、长班与短班相结合、电化教育与常规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调研相结合的农村党员教育新机制,为全镇党员群众不断提升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党校于2001—2003年度、2004—2006年度被评为省红旗基层党校。
建规立制,组织管理规范化
多年来,震泽镇党校始终以规范化建设加强学校管理,保证党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并办出自身特色。在机构设置上,做到“四有一重视”: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有一系列各负其责的职责规定、有一套定期总结教学情况的校委会例会制度、有一名专职副校长和教员自编教材的良好习惯。在内部管理上,特别强调“四项制度”与“三项工作”:即党校专职人员自身的学习、工作、考勤制度,学员的考勤、考试、考核制度,校委会校长职责及考查制度,学员守则及奖惩建议制度等;每年年初的教学计划及年终的总结考评、每期培训的具体实施计划、调查研究及教研活动等。2012年初,党校又投入20万元,对可容纳200多人的多功能教室进行改造,新装了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开拓创新,教育培训正规化
经过不断摸索,震泽镇党校初步形成了“六个结合”的办学模式: 一是阵地教育和送教到村相结合。在党校内搞好党课辅导、党员及干部教育、建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对农村广大党员,则设立农村分校,实施送教到村。2010年至2012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8期(均三天以上),累计培训1.1万人次,覆盖党员总数的96%。二是政治理论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在政治理论教育比重不低于85%的原则下,还举办了远程教育培训班及法律法规、经济管理、实用技术等短训班。三是政治理论教育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结合党员思想实际,对加快转型升级、贫富差距较大、老板也能入党及腐败现象等敏感问题加以梳理,组织学员讨论。2011年,开展了争创先进学习型党组织系列活动,进行了学习型党组织“金点子”、“创新案例”、“示范党课”的评比。2012年,开办了“慈云讲坛”,开办了“养生更养心,健康和谐生活”、“今天吃什么”等主题讲座。每年冬训,党校还把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与当年的工作总结、本地的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动员党员为发展献计献策。四是政治理论教育与网上党校教育相结合。2004年,镇党校就尝试开展网络教学。至今,党员上网学习累计达4000余人次,覆盖党员总数的35%。五是政治理论教育与非公组织党教相结合。每年年初抓好党建指导员的选派和培训工作,使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党员及时得到“四基本”培训。六是理论研究与基层党校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把日常教学成果顺利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农村土地流转及农民利益保护研究》一文获吴江2011年度社科联重点课题三等奖,《创新社会管理,造就幸福震泽》被区委宣传部列入重点课题项目。
党委重视,设施建设标准化
3年中,由于镇党委的高度重视,投入越来越大,校舍越来越好,设备不断更新,党校的设施达到了“四个有”。一有健全的教学阵地。办公室、教室、微机教学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档案室,电视机、电脑、照相机、摄像机、语音设备、投影仪等应有尽有。二有必要的办学经费。党校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且逐年上升。三有足够的学习资料。订报刊资料20多种,社科类图书达5800余册,电教音像资料也比较齐全。四有良好的师资力量。现有3名专职教师,同时外请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