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党的十八大精神省委宣讲团在吴江宣讲时指出:围绕目标定位 着力推进七方面工作
来源: 《吴江日报》2012年12月13日02版       发布时间:2012-12-13 09:40

  昨天下午,党的十八大代表、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陈震宁向我区党员干部全面、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
  召开的时机特殊
  陈震宁指出,从会议召开的时机和背景来看,经过十六大以来的10年不懈奋斗,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已经过半,成就显著。但要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而今后五年则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的关键时期,是关键中的关键。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异常复杂严峻,正处于深化改革开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这样的重要关头和时代背景下召开党的十八大,准确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科学谋划今后5年和更长时期的发展,无疑十分重要。
  确定的主题鲜明
  陈震宁指出,从会议确定的主题来看,这次大会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主题,是基于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分析提出来的,向党内外、国内外庄严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个主题,是对党和人民长期实践的精辟总结和提升,是对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心愿和期待的集中回应,也对国际社会所关注的中国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乃至更长时间根本走向的明确宣示,既是十八大的主题,也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题,事关党的方向、党的生命、党的形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
  取得的成果重大
  陈震宁指出,从会议取得的成果看,大会通过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清晰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陈震宁指出,将之概括提炼起来,主要有这样10个方面。
  一、报告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应该讲,这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二、报告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写入党的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报告进一步确认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特别是《报告》明确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10年两个“翻一番”,充分体现了富民强国的鲜明导向和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执政理念。
  四、报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对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的包括苏州、吴江在内的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将起到极大的鼓舞激励作用、鞭策推动作用、指导促进作用。
  五、报告把实施创新驱动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一精辟论述,为我们推动发展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强化了导向,有助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早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六、报告明确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点措施。这对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报告为概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基本范畴。必将有助于我们在凝聚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概括更为简洁、更为有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八、报告明确了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这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化和又一次深化,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九、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这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一全新部署,有利于全党全国人民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报告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使命的清醒认识,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加强自身建设的高度自觉,也抓住了党的建设的关键,必将推动形成全党上下步调一致、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
  吴江有七个方面工作需要着力推进
  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苏南工作的部署要求,围绕苏南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定位,陈震宁表示,吴江有七个方面工作需要着力推进。
  一是着力推进创新能力建设,吴江的创新能力走在全省前列,这方面吴江一定要发扬光大,培养自主创新能力,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使创新成为吴江今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驱动力。
  二是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吴江目前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吴江撤市设区将给吴江带来发展机遇,这个机遇包括城乡一体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地铁四号线、带动服务业发展,也给整个吴江产业布局带来更加科学的安排,吴江要抓住撤市设区的机遇好处,加快发展,尤其是服务业发展,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着力推进开放型经济提升,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调整结构,提高层次和水平,加快企业国际化进程,推进企业走出去。
  四是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苏州城乡一体化领跑全国,吴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撤市设区带来城乡统筹积极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吴江要继续探讨自己的路径,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在苏州示范中发挥自己更大作用。
  五是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吴江要彰显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水乡风情,越做越靓。
  六是着力推进文化建设,继续彰显文化独具特色,把苏南文化更加显著拓展和延伸,做出亮点,做出自己的特色。
  七是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快建设乐居吴江,社会管理创新是吴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的方方面面,吴江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走到全省、全国前列,希望吴江在现代化规划的引领下,走得更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