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进首都现代化建设,市委组织部及时开展了区县局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调整补充工作。经过民主推荐、资格审查、素质测评、面试和组织考察的程序,近日确定了区县局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名单。
在调整补充区县局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中,市委组织部注意改进推荐方式,扩大选人视野。为在更大范围内发现和选拔后备人才,在民主推荐这一环节上,明确提出,既可以推荐本单位符合条件的干部,也可以推荐其它单位中符合条件的干部;符合条件的个人还可以向所在区县局级单位党委组织部报名,由党委(党组)研究后一并上报。增加素质测评和面试环节,实行“考任”分离。依托中介机构和现代人才评价技术,对后备干部人选进行素质测评,不仅测试、了解后备干部人选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领导能力,还通过心理测验,了解、分析干部的性格特征、职业倾向等方面的情况,增强了干部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对一部分后备干部人选进行了面试,着重考察他们的自我认知水平、求实精神、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领导气质,与素质测评情况相互印证,深化了对后备干部人选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对后备干部人选进行全面、科学地评价。
同时改进了面试方式,把公开选拔中采用的结构化面试要素,寓于主观性试题中,要求后备干部人选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述评,相当于考官组集体对后备干部人选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深度考察,以了解后备干部人选的优势和短处。在调整补充后备干部工作的各个环节,注意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通过测评面试、组织考察等环节的工作,共有49名后备干部人选经各程序筛选后不列入后备干部名单,保证了后备干部选拔工作的公开、公平,保证了后备干部队伍的质量。
(2004-5-11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