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近日召开第二次会议,对新一届市政府职能部门主要官员及人大常委会、法院、检察院的有关负责人作任命表决。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常委会进行表决前,28名拟任人选先后登台亮相,进行3~5分钟的施政演说。表决之后,被任命者演说的主要内容和本人照片,将一起见诸当地媒体。
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素芝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以往人大任命政府官员时,被任命者一般只在任命得以通过后进行一般性表态,而任命者只在简历上“见过”被任命者,这种情形并不鲜见。本次珠海市人大任命政府官员,要求拟任职者进行施政演说并见诸报端,既让拟任职者有一个展示自己形象和综合素质的机会,也让人大常委会多了一个认识拟任职者的途径,有利于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官员进行甄别和任命,并为群众监督开辟一条通道。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提名人选着装考究,表情严肃,略显紧张。在演说中,提名人时有“名言”抛出,引来全场一片掌声。市教育局局长拟任人选罗碧坚对记者说:“在人大常委会的庄严场合发表施政演说,并将其见诸报端,这实际上是一种公开承诺。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表态,更重要的是接受社会监督、自我约束,我都有压力感。”她表示:“公开承诺后,自己更要珍惜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的承诺作一份圆满的答卷。”
曾长期担任珠海市委组织部部长的李素芝向记者透露,人大表决前,拟任官员进行施政演说今后要形成制度。今后,珠海市人大还将对如何增强民主评议等进行摸索,有条件的话,将实行询问制,由委员们对拟任人选面对面地询问。
(2004-6-5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