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上海市杨浦区建立开放的选人用人机制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2004-05-10 00:00

  上海市杨浦区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紧贴杨浦发展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坚持以扩大民主为方向,努力形成开放的选人用人机制。
 根据杨浦建设需要一大批优秀干部的迫切要求,杨浦区委在实际工作中,把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与坚持“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统一起来,把视野从“区属”拓展到“区域”,扩大选人用人范围,注重选拔任用过程中的民主,形成了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
 ——发挥“知识创新区”建设发展优势,通过公开招聘选拔领导人才。杨浦知识创新区的开发建设,展现了杨浦美好的发展前景,也为吸引优秀人才提供了机遇。区委牢牢把握机遇,把目光投向社会,不断拓展杨浦干部、人才工作的思路和领域。去年,区委与市人事局共同举办了“知识杨浦人才发展战略论坛”,向社会招聘100名干部,作为区的储备人才。今年,又推出20个处级领导岗位和5个高级企业经营者岗位,面向社会进行公开选拔。在操作中,坚持选拔条件、考试、考察、结果和使用“四公开”,为参与竞争者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舞台,使一大批优秀人才通过“赛马场”选人方式得以脱颖而出。
 ——发挥区域地缘优势,构筑共享平台整合干部人才资源。杨浦区域内集中了14所高校、100多家科研院所和几十家大中型企业,有着丰富的科教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庞大的人才队伍。区委紧紧依托这些优势,着力搭建与区域内高校、国有企业控股集团和部属科研院所组织人事部门互相沟通、协调、共享的人才工作平台,加强了干部人才工作中的条块合作。近年来,通过在高校中设立人事服务工作站、成立区域内企业联谊会等,积极发现、举荐人才,建立干部流动便捷通道,寻求在合作中达到双赢,先后引进了30多名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选派、挂职、交流和使用了一批干部。今年他们及时把一批从市工业、科技等系统引进的懂经济、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企业中,促进了地区、高校、企业人才资源共享。
  ——发挥区属组织优势,构建发现人才的新型网络。区委积极发挥工青妇、工商联、科协等单位和部门广泛联系社会人才的优势,把发现人才的触角伸向全区的各个方向。通过构建发现人才的新型网络,努力形成人才共荐共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将各类优秀人才纳入选拔视野。在这次局级后备干部集中补充调整试点工作中,区委结合实际,形成了条块结合、体制内外结合、组织推荐与社会推荐结合的工作思路,在推荐工作中较好地体现了范围的区域化、过程的公开化、程序的民主化。具体做法上,主要采用“两次推荐法”。第一次推荐注重推荐工作的广泛性,将推荐范围从区属扩大到区域,从体制内扩大到体制外,尤其是向民营科技企业、中介服务机构、高校和市属企业层面拓展,把推选人才的触角伸向全区各个方面,通过拓宽推荐渠道,共荐共举,形成相对集中的初步人选名单。第二次推荐注重推荐者的代表性,把参加推荐的层面集中到区委委员,人大、政府和政协领导成员,区属各单位主要领导成员,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主要领导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通过召开民主推荐会,对初步人选名单进行第二次推荐,形成更加集中的入选名单。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仅有效地克服了以往推荐后备干部工作渠道不够宽、群众参与面不够广,致使一部分优秀人才没有进入组织部门视野的问题,而且增强了后备干部人选产生过程的民主和透明度,从而为党组织用人决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