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首页 > 省市要闻 > 正文
下基层是一副好“补药”——赴吴江盛泽镇蹲点调研民情日记
来源: 《苏州日报》2012年11月10日02版       发布时间:2012-11-10 21:22
  要让大家呼吸更畅
  5月18日 星期五 阴
  天渐渐热了起来,盛泽的水质水情又将成为我重点关注的内容。今天下午,忙完了手头的工作,我又去了“三访三促”的联系点———盛泽镇蹲点调研,希望通过与印染企业、涂层企业的走访座谈,了解企业家们对吴江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共商“经济富裕、生产先进、生态良好”的思路和办法。
  吴江企业如何在快速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心头萦绕。下午,我先后走访了苏州天玺纺织制品有限公司和盛虹集团新纤维面料车间等几家企业,这些企业注重实施中水回用、自动化操作染料配色称量等技术,从而最大程度地杜绝了浪费和污染。
  企业对水环境整治工作有什么意见?有没有污水治理的好对策?和企业家的座谈会开始时已经快五点半了,会场的气氛一开始略显紧张,就如同外面渐黑的天色。我说:“盛泽企业家有活力,想发展,但盛泽最关键的是环保问题,因为环境容量有限,现就印染污水治理,大家随便谈,想说什么说什么。”会场气氛逐渐活跃起来,企业家们纷纷打开话匣子,各抒己见。对于大家诚恳的发言,我都一一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纺织业是永恒的产业,在盛泽是实实在在的富民工程,所以要坚定不移把环境保护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任务,实现印染产业提档升级。印染企业环境保护,要精细化管理,加大投入,提高标准,力争每年减少排放量10%左右。我鼓励大家共同努力,把盛泽地区印染水平做到全国领先,把节能减排做到全国标杆,坚决打赢纺织产业转型升级这场硬仗。
  座谈会结束已经是傍晚七点多,我简单吃了一点,又来到盛泽镇纺织后整理示范区,察看了部分企业,与涂层协会会员企业促膝长谈,对群众反映的空气污染问题进行专题协调研究。作为企业,理应设身处地考虑周边老百姓的感受;对于社会,更是既要经济发展,也要民生安宁,要力争用比较短的时间,通过综合治理,使空气更纯,大家呼吸更舒畅。
  半天下来,虽然有些疲惫,但回想下午的调研成果,我感到不虚此行。
  告诫自己:任何时候不摆架子
  5月19日 星期六 阴
  昨晚座谈会后,我住在了盛泽,一大早起床,我想去看看几个联系户,了解一下他们的近况,生活是否好一点,病情是否稳定了。
  上午,我和盛泽镇领导一起,冒雨来到坛丘村贫困联系户施粉红家,这是一位坚强的母亲,独自一人拉扯着女儿上了大学。我与母女两人拉起了家常,了解她女儿的工作、生活情况。施粉红女儿陈燕去年7月从江苏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现在盛泽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主要从事涂层企业废气排放检查。陈燕告诉我,她工作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企业和老百姓的环保意识都增强了。听到这儿,我很高兴,环境保护就需要全体百姓意识的提升,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我告诉陈燕,环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长久的事情,并鼓励她努力工作,尽快成长,肩负起环保的重任,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从施粉红家出来,我带上鲜花和慰问金,又赶往江苏盛泽医院,看望正在这里住院的其他两个贫困联系户程鋆珂和张根娜。“做梦也没有想到,您这么客气,又来看望我了,我一定与病魔作斗争。”程鋆珂非常激动,他曾经遭遇了许多困难,但依然乐观地面对生活,不仅不要别人帮助,还把自己的低保主动退掉,养育女儿的同时还当了社区的义工。他的精神让我很感动,值得我们学习,是吴江优秀市民的榜样。张根娜原是鹰翔化纤工人,2009年患白血病,在“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中,我与张根娜家结对,并先后两次去她家走访慰问。看到和我一起来的专家,张根娜感慨道:“党和政府这么关心我,徐书记这么忙还一直牵挂我,并带来医院专家,真是比亲人还要亲。”
  对于他们的病情,我十分牵挂;得到他们的肯定,我又感到十分欣慰。走上领导岗位这些年来,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能忘了自己是从基层走出来的干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摆架子。现在每年我有几天到农户家里去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是一副好“补药”。环保和民生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将继续关注盛泽镇的环境保护工作和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改善情况,也将继续保持深入基层、掌握实情、为民办实事的工作作风,把各项工作抓准抓实,抓出成效。(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