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首页 > 省市要闻 > 正文
抓好基础设施为发展添后劲——赴吴江平望镇蹲点调研民情日记
来源: 《苏州日报》2012年11月7日02版       发布时间:2012-11-07 09:00
  “小”企业做到“精”
  3月17日 星期六 晴
  今年是我挂钩联系吴江平望镇的第二年,复杂的经济形势给我市广大企业带来了很多问题和困难。因此,我最关心的是平望镇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毕竟地方稳定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企业的稳定,只有企业稳定了,经济才能实现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第一站来到位于平望镇梅堰社区的苏州久泰集团,这是一家拥有35年石油炼制经验的民营企业。公司负责人介绍,这家公司可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小”,石化装置的产品仅有S系列芳烃溶剂油、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芳烃增塑剂。但就是这样一个“小”企业,通过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保证了产品过硬的质量,由于产品技术指标好,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企业负责人冯董谈到的最多的字眼是技术创新。他说,如果产品没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生存。随行的平望镇党委书记徐卫东介绍:自去年以来,平望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很大,发展后劲很足,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广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带头人是基层发展的关键
  5月5日 星期六 晴
  今天到省级文明村平望镇顾扇村调研,村部门口墙壁上的一块标语牌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开会+不落实=零,布置工作+不检查=零,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我始终认为: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更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随行的平望镇党委书记徐卫东告诉我,顾扇村以前近20年都是经济薄弱村,到如今村民靠养殖特种水产发家致富。发生变化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村书记顾荣明。
  顾扇村四周被水面围绕,交通不便,以前村发展经济举步维艰。自从顾荣明成了村里的当家人后,示范带头,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水产养殖。目前,村里有三分之一的养殖户开展了特种水产养殖,村民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该村还专门成立了渔业合作社,合作社社员已经发展到108户,养殖面积达到3580亩,成为吴江市养殖规模最大的一家渔业生产合作社。多年来,合作社按照“生产在家、服务在社、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原则进行生产销售,合作社成员的平均收入较之前单打独斗时增长了20%。
  离开村部,当车子行驶在洁净的村道上,窗外花红树绿,依水而建的村道蜿蜒,洁白的护栏在春阳照耀下熠熠生辉。顾荣明的两句话始终在我耳边萦绕:“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正是有了顾书记这样好的带头人,才能带动顾扇村取得这样大的发展。我想,这也充分说明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在于选好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让那些敢想敢干、办事公道、善做群众工作的人成为基层组织的带头人,才能树立起基层组织的威信,才能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
  好的基础条件是先行军
  6月17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特地带了市发改委、市物价局和苏州供电公司的同志一同去华电吴江热电有限公司调研。华电吴江热电公司的两台9E 燃机热电联产工程是我市迎峰度夏的重点工程。去年,为了这个项目的顺利获批,我多次向省有关领导汇报争取。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该项目将于今年投入运行。这次调研,就是想看看能否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公司总经理吴菊生详细介绍了项目一期工程推进情况。我了解到,由于当地一家化工厂的拆迁相对滞后,直接影响了该发电工程的调试工作,同时,由于天然气管输费定价尚未取得一致,也将间接影响该工程的顺利运作。我当即要求吴江市和平望镇政府要全力以赴为企业排忧解难,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好化工厂的搬迁问题。同时,我要求苏州供电公司、市物价局等部门进一步加强与企业沟通,竭力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好输电线路、天然气管输费定价等相关问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地区要想经济发展得快,人民生活得好,就必须有好的基础条件作“先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道路交通、电力通讯、供气供暖、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抓得好,可以为发展积蓄力量、增添后劲,抓不好,则可能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下一步,我还要多下基层,多去企业,了解第一线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为基层、为企业协调解决更多实际困难与问题。(浦荣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