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吴江市委组织部
公开选拔是《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之一,也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践的重要成果之一。2002年,我们面向全市公开选拔了24名镇长助理,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引入新的机制,拓宽了组织部门的选人视野,强化了年轻干部的实践锻炼,促进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取得了改革的积极成果和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顺应改革方向,引入竞争机制
助理制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培养年轻干部方法,将优秀后备干部选拔到助理岗位,有利于年轻干部锻炼成长,也有利于组织进一步考察培养。实行助理制使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链接,提高了组织部门选人用人的准确率。过去,我们曾从机关选调年轻干部到乡镇担任乡镇长助理、农工商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引进过高层次紧缺人才担任市级机关局长助理,还在企业设过厂长助理。这些措施对年轻干部的成长帮助较大,其中绝大多数同志都经过助理岗位的锻炼后逐步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但从总体上看,在推行助理制的过程中,我们感到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局限性,突出表现为:一是"在少数人中选人",选人视野不宽,选拔谁来担任助理,大都跳不出组织部门掌握的后备干部名单这个"大框框",难以将原来未进入组织部门视野的优秀人才纳入进来;二是"由少数人来选人",选拔方法相对陈旧,选拔手段相对单一,选拔过程相对封闭,致使整个选拔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度不够,激励性和导向作用也不明显。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精神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我们通过实行公开选拔,给助理制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找到了竞争择优、优胜劣汰的新载体,开辟了优秀人才赛马竞技、脱颖而出的新途径。
二、把握主要程序,提高工作质量
在实行公开选拔镇长助理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认真把握公开选拔的主要程序,科学设计公开选拔的内容方法,努力提高公开选拔的工作质量。
一是深入发动,扩大公选范围。我们采用新闻媒体宣传与组织动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入发动,一方面在《吴江日报》和吴江电视台向社会发布《公选通告》,另一方面专门召开全市公开选拔镇长助理动员大会,并由各单位、部门再进行宣传发动。在报名环节,我们实行个人报名与组织推荐相结合。个人报名由报考者本人按《公选通告》的有关规定直接办理报名手续,不需经过组织同意;组织推荐则由单位、部门在征得本人同意的基础上办理报名手续。在报考资格上,我们打破单位性质和人员身份限制,只规定了"必须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年龄在32周岁以下,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等基本条件,尽力扩大选拔面。通过深入细致的组织发动工作,最终经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报考年轻干部共有241人,与选拔录用人数的比例达到了10:1。
二是科学设计,规范公选程序。我们对公开选拔的笔试、面试和组织考核等主要环节进行了科学设计和精心组织。在笔试中,通过行政能力倾向测试、综合基础知识测试和《申论》测试,主要考查报考者的知识面,重点测试报考者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专门增设了英语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两方面的内容,以使所选的干部能够较好地适应发展的需要。在面试中,除了组织人事部门的同志参加外,我们特意邀请了乡镇领导和市机关部门领导担任评委,以使所选的干部能够更好地贴近实际工作的需要。在考核中,我们组成了由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人事局成员参加的联合考察小组对考察对象进行差额考察,采取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公示等方法,对考察对象的思想品行、工作表现、群众基础等进行量化打分,既注重能力素质、个性特长,又考虑到群众公认程度,力求公平、公正地评价每个同志。在组织部门提出人选方案后,专门向市委常委会进行了报告,最终正式录用了24名同志为镇长助理。
三是实行试用,保留退出通道。对公选录用的镇长助理,我们实行试用期一年。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正式办理任职手续和相应的人事关系变更手续,如考核不合格,将取消录用资格,回原单位工作或进入人才市场自谋职业。实行任职试用,一方面促使这些年轻同志树立危机感、增强责任感,激励他们在工作中发挥出自身的最大潜能;另一方面,也为确实不能适应和胜任这个岗位的同志,预留了退出通道,真正体现了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三、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扩大成果
最近,我们对公选录用的镇长助理的上岗情况、现实表现和领导评价等进行了一次调查。实践证明,这批年轻干部不但自身成长进步较快,而且基层领导评价较高,干部群众比较公认。目前,24名镇长助理全部工作在乡镇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工作第一线,承担着相对急、难、紧、重的工作。他们中间,有17人协助抓经济工作,主要负责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的招商引资及相关配套工作;有6人协助抓政府工作,主要在城建环保、文教卫生等条线工作;1人从事秘书工作。其中有的同志已开始独当一面地开展领导工作。他们在丰富的基层工作实践中,熟悉掌握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逐步积累工作经验,增长知识才干,提高领导工作能力。
公开选拔镇长助理的有益探索,为我们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积累了新的经验。首先,引入了公平竞争机制,为年轻干部提供了展示自我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通过公选,除了一批年纪轻、文化层次高的青年干部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外,还发现了一批虽未被录用但整体素质较好的年轻干部,较好地拓宽了组织部门选人的视野。其次,打破了干部选用工作的神秘感,有助于倡导正确的用人导向。公选摒弃了过去干部选用工作封闭式、神秘化的做法,不仅使那些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看到希望,而且形成了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公开选拔一批人,可以激励更多的有志青年奋发进取,把精力放到学习和工作上,放到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上来,防止和克服目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动力缺乏症"。第三,增强了年轻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年轻干部在实践中锻炼成长。通过设置助理岗位,为年轻干部提供了一个实践锻炼和展示才能的舞台,有利于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对实践证明德才表现好、群众公认程度高、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同志,通过及时提拔使用,促使他们健康快速成长。
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只要坚持扩大民主的基本方向,坚持强化实践的基本思路,勇于改革、锐意创新,努力形成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提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就一定能建立起竞争择优、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新机制,不断开辟出新形势下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新天地。
(200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