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春雨无声润民心——市信访局党支部“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见闻
来源: 《吴江日报》2012年6月19日01版       发布时间:2012-06-19 10:40
   每天早上8点,市信访局的工作人员就上班了,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吴江大厦和市行政服务局与人民剧院附近进行早巡,发现有上访的群众就把他们接到办公室。市信访局副局长陆永忠说,早接访制度实施快一年了,群众上访一般来得比较早,看到机关工作人员没上班更会上火,早点把他们请到办公室,一杯热茶、一张笑脸、一句问候都可能成为化解矛盾的灵丹妙药,而他们这项制度主要是受到了“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的启发。
  春风化雨知民情
  市信访局党支部共有19名党员,其中在职党员11名,他们“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的结对对象是震泽镇长家湾村,在局党支部书记、局长陈凤兰的带领下,他们将走访活动纳入每月重点工作计划,每次都要提前确定走访的对象,与结对的农户攀亲戚,面对面进行座谈交流,每月全体人员例会时就会通报当月走访情况。他们还实行包干制度,每一名党员干部至少挂钩两个小组,每人至少结对一户困难户,做到“谁包干,谁负责”。截至2012年4月,市信访局领导干部已走访群众家庭138户、382次,在走访中发现问题12个,全部问题均得到有效解决。
  在最近一次走访活动中,副局长吴为民了解到,长家湾村有一名89岁的冯老先生,为了入伍有关待遇问题到有关部门咨询,但因为入伍、退伍没有原始材料,不能认定为复员军人,也不能落实相关待遇,老人空跑了几趟情绪比较激动,准备到省里上访。吴为民立即召集震泽镇、市人武部、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会办,与老人及其子女见面,耐心解释有关政策规定,疏导老人情绪,落实相关后续事项,得到了冯老先生的理解。
  润物无声暖民心
  “有时群众上访不为什么,就为了一口气,只要我们把群众当亲人,重视他们诉求,把道理说透了,心通了,气顺了,矛盾也就解决了。”陆永忠说。
  市信访局还将“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与“信访干部与信访群众一助一牵手结对”活动有机结合,让每一位信访干部结对帮助一名信访重点户,通过与困难群众“结亲戚”、“交朋友”,拉近彼此距离,遇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五个必访”,即群众生病住院时必访,家庭出现变故时必访,群众个人有联系需求时必访,重大活动及敏感期必访,重要节日前必访。
  在平时与群众的座谈中,居民的要求涉及到相关单位部门的,市信访局当即协调相关单位部门一起上门,通过小问题的解决来杜绝相关层面问题的再次产生。他们还通过“两代表一委员”接访、领导干部接访下访、领导包案制等,为领导干部和群众创造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牵线搭桥解民忧
  在长家湾村走访时,村民沈阿雪等反映,现在电费、水费都是从存折上扣的,每个月不知道用了多少度电,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吨水,希望抄表的同志能写清楚。得知这一情况后,市信访局工作人员立即与市供电公司、华衍水务联系,请抄电表、水表的工作人员将上个月的底数、当月实际用量贴在电表、水表上,让群众明明白白消费。
  针对部分村民提出农忙时脱粒需要三相电的要求,他们通过与供电公司协调,让几户农民共用一只三相电表;得知村里有位残疾人需要装假肢,市里每年都有指标,只是需要申请,走访人员立即同村委会取得联系,由村委会帮着办理了申请手续,通过回访,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陆永忠说:“我们的党员干部在‘进万家’活动中实地了解到基层的群众,体察了民情,帮群众解决了一些问题,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只有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与群众沟通交流,替群众说话,为群众办事,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近年来,市信访局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吴江市机关效能建设先进单位”,被江苏省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省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称号;2010年他们被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苏州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最近还被江苏省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2011年全省信访工作制度创新优秀成果二等奖”和“2011年度全省信访工作绩效考核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