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创业一直是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话题,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从2006年第一批大学生村官试点开始,至今我市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已达327人,其中约10%的村官都带头或参与了创业,目前我市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村官人数占了苏州市的近80%,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部分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在全国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导师制”提升大学生村官创业成功率
下午5点,正是上班族们结束一天工作,下班回家的时间,而在汾湖经济开发区群众村,今年25岁的村民小朱和丈夫却到了最忙碌的时候,他们正忙着把前一天晚上和当天白天卖出的鞋子包装好准备发货,记者数了数,已经有了近20个包裹,然而他们的包装工作还要继续。
2009年,汾湖经济开发区6名大学生村官联合创办了汾湖经济开发区农村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利用当地外贸女鞋资源,为当地青年提供电子商务创业指导和服务,先后带动了200多名青年创业、就业,开办了100多家网店,小朱就是其中之一。2012年,该基地带动的网店销售额有望达到4000万元,基地多次参加省、市级比赛并获奖,其带动青年创业致富的事迹还两次被中国青年报报道。
记者了解到,为了引导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我市探索建立了大学生村官成才培养“导师制”,根据大学生村官自身条件,科学制定职业规划。针对有较强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村官,组织部门选派优秀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帮助他们选准创业项目,提升经营理念,拓宽销售渠道,降低创业风险。
富民是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源动力
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工作人员介绍,除了农村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我市还有绸都村内网、同里村官铺子等多个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典型。培养大学生村官创业,我市主要的指导思想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富了群众,大学生村官创业才算成功。
不过,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长期稳定运作,在目前的政策下有一定的难度。“不少大学生村官创办的项目很有可行性,但是大学生村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国内经常出现好的项目因为大学生村官的离任而不能继续推进的情况。”这位工作人员说,“因此,我市一直鼓励大学生村官联合创业,这样即使部分大学生村官因为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而离任,其创办的项目也能继续发挥作用。”
打造基层干部培养链
据了解,如何培养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是组织部门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最近我市出台了相关政策,进一步规范了我市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培养、考核管理和激励保障等机制,为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开辟了成才通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正在进一步研究制定大学生村官培养选拔针对性措施,把真正愿意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留下来,让他们看到希望,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成长为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打造一条基层干部培养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