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围绕科学发展加快党建科学化步伐
来源:
《新华日报》2012年5月31日02版
发布时间:2012-05-31 08:57
今年以来,江苏坚持把“两个率先”作为创先争优的最大实践,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工作,在改革发展中做表率作贡献,始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热情,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务民生幸福之实、求党建创新之效,有力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
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开展,江苏坚持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系列具有原创特点的改革举措,推动江苏党的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服务群众成为鲜明导向
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体现。创先争优活动中,江苏始终把深入基层作为鲜明导向,把服务群众作为基本要求,引导广大干部下基层接地气、察民情解民忧、抓基层打基础,真正把群众放在心坎上。
书记、省长带头示范“三解三促”,带动省市县党政领导干部深入村组、社区和基层单位,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仅省级机关就有100多个部门、单位近800名厅局级领导干部和4300多名处级干部投入“三解三促”活动,“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在全省党员干部中蔚然成风,为争创科学发展之先提供了优良的作风保障。
在联系群众最密切、服务群众最直接的公安、民政、交通、教育等行业系统,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主题实践活动,结合群众需求推出便民服务新举措,党委亮服务承诺、党员亮身份亮职责,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竞赛和评议活动。全省近5万个基层党组织、93万多名党员踊跃参与,在服务群众中擦亮形象、彰显先进。
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探索多种途径为民服务,创造出一系列具有江苏特色的新模式。
南通市“三室三代”,依托市县党代表联络机构、乡村公共服务中心等平台,引导党代表建立工作室,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诉求代言、事务代办、惠民代理服务。目前全市734个党代表工作室已搜集意见建议3.7万条,向有关部门反映诉求、提出议案、开展质询6782件(次),解决5913件(次)。
南京市建立市委领导定期与基层党员群众“网络见面”制度,市级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每季度、区县和镇街党政领导干部每月至少安排一天时间公开接访。
淮安市开展“三进三帮”活动,组织领导干部进农村,帮固本强基壮大实力;进企业,帮扩量提质转型升级;进社区,帮提升功能促进和谐。
公安系统10万民警“大走访”,深入城乡了解群众需求,推出“网上派出所”等为民服务新举措。
创先争优,群众满意是重要标准。党员干部行不行,交给群众评;关注不满意、解决最急需、追求更满意;以评议促整改,以评议促争创……充满新意的评议方式,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与群众越评越近、越评越亲。
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典型的引领润物无声。在推进“两个率先”的实践中,一大批创先争优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94岁的离休干部宋英生活俭朴,用着40年前的旧家具,却对生活艰苦的老百姓倾囊相助,捐出毕生积蓄100万元设立基金用于慈善事业。
援藏干部周广智舍小家、顾大家,坚守高原默默奉献,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送温暖。
大学生村官任杰扎根基层,坚持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家的事,发挥自身优势创业富民,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栋材,敢为人先、勇于创业、善于创新,把一个贫穷偏远的沙滩村建设成为闻名天下的富裕村。
民营企业家周海江,同时打造注重企业党建的“红色品格”和注重社会责任的“绿色品格”,引领企业关心员工、关爱社会、关注环境,主动回馈社会,累计捐款捐物9580多万元。
希望小学教师徐其军,十几年如一日扎根乡村,身患尿毒症仍坚守课堂,把450个孩子全部顺利送进初中,无一辍学。
老子山水上投递员唐真亚,10多年来风雨无阻划船投递邮件,开辟了一条为民服务的爱心邮路、致富邮路、平安邮路。
新典型大量涌现,放大了奋勇争先、锐意进取的精神品质,如同一面面旗帜,引领、激励着每个党员走先进道路、创先进业绩。
基层组织建设亮点纷呈
围绕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江苏把始终保持发展党的纯洁性作为重要目标,直面基层党建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加强探索、积极破解。
今年2月以来,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结合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对后进党组织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排查摸底,在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并充分征求基层党员群众意见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倒排整改时间表。近期,省委组织部又提出“每个基层党组织至少建立一项务实管用的制度”的要求,推动实现普遍晋位升级。
着眼提升队伍阵地,加大力度推进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努力做到村村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群众拥护的“双强”带头人,强化村党组织领导责任。目前,全省“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比例占82%。到今年底,全省所有村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至少达200平方米,具备文体活动、卫生服务、警务调解、农资超市等多种功能。
针对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员作用难发挥,省委组织部继去年推出基层党建九个工作法,为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基层党组织提供生动样板后,今年又推出四个民营企业党建创新范例,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流程、管理体系、文化建设、效果评价等四个方面,引导和推动全省非公企业党组织建强组织、发挥作用。
正在全面实施的“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通过满意度测评、“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等创新举措,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促进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为保证党的队伍先进性、纯洁性提供了源头活水,受到中组部的高度肯定。
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开展,江苏坚持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系列具有原创特点的改革举措,推动江苏党的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服务群众成为鲜明导向
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体现。创先争优活动中,江苏始终把深入基层作为鲜明导向,把服务群众作为基本要求,引导广大干部下基层接地气、察民情解民忧、抓基层打基础,真正把群众放在心坎上。
书记、省长带头示范“三解三促”,带动省市县党政领导干部深入村组、社区和基层单位,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仅省级机关就有100多个部门、单位近800名厅局级领导干部和4300多名处级干部投入“三解三促”活动,“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在全省党员干部中蔚然成风,为争创科学发展之先提供了优良的作风保障。
在联系群众最密切、服务群众最直接的公安、民政、交通、教育等行业系统,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主题实践活动,结合群众需求推出便民服务新举措,党委亮服务承诺、党员亮身份亮职责,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竞赛和评议活动。全省近5万个基层党组织、93万多名党员踊跃参与,在服务群众中擦亮形象、彰显先进。
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探索多种途径为民服务,创造出一系列具有江苏特色的新模式。
南通市“三室三代”,依托市县党代表联络机构、乡村公共服务中心等平台,引导党代表建立工作室,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诉求代言、事务代办、惠民代理服务。目前全市734个党代表工作室已搜集意见建议3.7万条,向有关部门反映诉求、提出议案、开展质询6782件(次),解决5913件(次)。
南京市建立市委领导定期与基层党员群众“网络见面”制度,市级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每季度、区县和镇街党政领导干部每月至少安排一天时间公开接访。
淮安市开展“三进三帮”活动,组织领导干部进农村,帮固本强基壮大实力;进企业,帮扩量提质转型升级;进社区,帮提升功能促进和谐。
公安系统10万民警“大走访”,深入城乡了解群众需求,推出“网上派出所”等为民服务新举措。
创先争优,群众满意是重要标准。党员干部行不行,交给群众评;关注不满意、解决最急需、追求更满意;以评议促整改,以评议促争创……充满新意的评议方式,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与群众越评越近、越评越亲。
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典型的引领润物无声。在推进“两个率先”的实践中,一大批创先争优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94岁的离休干部宋英生活俭朴,用着40年前的旧家具,却对生活艰苦的老百姓倾囊相助,捐出毕生积蓄100万元设立基金用于慈善事业。
援藏干部周广智舍小家、顾大家,坚守高原默默奉献,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送温暖。
大学生村官任杰扎根基层,坚持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家的事,发挥自身优势创业富民,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栋材,敢为人先、勇于创业、善于创新,把一个贫穷偏远的沙滩村建设成为闻名天下的富裕村。
民营企业家周海江,同时打造注重企业党建的“红色品格”和注重社会责任的“绿色品格”,引领企业关心员工、关爱社会、关注环境,主动回馈社会,累计捐款捐物9580多万元。
希望小学教师徐其军,十几年如一日扎根乡村,身患尿毒症仍坚守课堂,把450个孩子全部顺利送进初中,无一辍学。
老子山水上投递员唐真亚,10多年来风雨无阻划船投递邮件,开辟了一条为民服务的爱心邮路、致富邮路、平安邮路。
新典型大量涌现,放大了奋勇争先、锐意进取的精神品质,如同一面面旗帜,引领、激励着每个党员走先进道路、创先进业绩。
基层组织建设亮点纷呈
围绕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江苏把始终保持发展党的纯洁性作为重要目标,直面基层党建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加强探索、积极破解。
今年2月以来,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结合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对后进党组织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排查摸底,在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并充分征求基层党员群众意见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倒排整改时间表。近期,省委组织部又提出“每个基层党组织至少建立一项务实管用的制度”的要求,推动实现普遍晋位升级。
着眼提升队伍阵地,加大力度推进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努力做到村村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群众拥护的“双强”带头人,强化村党组织领导责任。目前,全省“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比例占82%。到今年底,全省所有村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至少达200平方米,具备文体活动、卫生服务、警务调解、农资超市等多种功能。
针对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员作用难发挥,省委组织部继去年推出基层党建九个工作法,为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基层党组织提供生动样板后,今年又推出四个民营企业党建创新范例,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流程、管理体系、文化建设、效果评价等四个方面,引导和推动全省非公企业党组织建强组织、发挥作用。
正在全面实施的“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通过满意度测评、“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等创新举措,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促进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为保证党的队伍先进性、纯洁性提供了源头活水,受到中组部的高度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