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26日 星期日
首页 > 省市要闻 > 正文
党旗漫卷别样红——苏州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综述
来源: 《苏州日报》2012年5月30日01版       发布时间:2012-05-30 11:13

  强组织,增活力,促率先。
  把党员、群众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上来,苏州各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根基的深度,决定楼宇的高度。
  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实践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创新在基层。基层组织建设,苏州的任务指向明确。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着力完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体制机制,实现在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上、在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上、在党员队伍生机活力上、在基层基础保障水平上、在基层党建制度化水平上有新提升、有新攀登。
  凝聚共识理清思路
  3.5万个基层党组织摸底定级一个基层组织,就是一个细胞。
  激发每一个细胞的动能和活力,深耕基层,以农村、社区、非公经济组织为重点,苏州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实施“基层组织强化规范行动”、“万名带头人素质提升行动”、“党员队伍建设亮点示范行动”、“强化基层基础保障行动”、“创先争优为民惠民行动”。“五大行动”就是有力指挥棒,基层组织建设有方向、有标杆。
  基础工作扎实,行动起来方能事半功倍。全市各地首先在摸清底数、找准问题上出实招、求实效。很快,216篇相关分析报告相继出炉,雷厉风行、直面现实。
  掌握实情才能领对路子。全市1400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静下心、沉下身,在市、县(市)党政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下,深入基层开展“三访三促”活动,完成了一次大规模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大排查。
  基层组织建设得究竟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结合大排查活动,全市各地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调查摸底,通过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上门走访等形式,让广大党员群众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不到两个月,1.3万余场党员群众座谈会,16万份调查问卷,排查出2629个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收集整理7045条合理化意见建议。
  直面问题,各地在自我排查中对实情、对弱项不回避、不隐瞒。  太仓市在一份翔实的调研报告中如实陈述问题: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亟待破解。如居民普遍存在跨区域居住现象,造成现居住地组织“管不着”,集中居住地的村民“难以管”,部分村民“无人管”的问题……
  实事求是,调查摸底后,各地分门别类定标准,严格程序定等级,同时结合实际抓整改、谋发展。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坦言,整个调查摸底、分类定级的过程,就是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凝聚共识、理清思路,强化举措、增强信心的过程。
  统计显示,全市共对35011个基层党组织进行了分类定级,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其中,按照严格的六大领域定级参考标准,评定为“强”的占24.6%,评定为“较强”的占51%;自加压力,评定为“一般”的占21.7%;直面问题,评定为“薄弱”的占2.7%。
  集中整改晋位升级
  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出实招把准脉才能开好方。
  实事求是找出问题,解决起来才更有针对性、更有操作性。市委明确,通过集中整改,被评定为“强”的党组织要力争进入上一级党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行列;被评定为“较强”的党组织要力争年内提升率达到10%;被评定为“一般”的党组织要力争年内晋级率达15%;被评定为“薄弱”的党组织要力争年内转化率达到40%,让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做到晋位有目标。
  对照坐标和目标,各地争先恐后、迅速行动。常熟市提出晋位升级十步骤,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计划在6月20日前,组织党员群众满意度测评,满意率达到90%以上的,可向上级党组织提出考核评估申请,低于90%的,进行再整改再落实。
  张家港市在不断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的同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引领作用上,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中先后组建125个先锋团队、2500多个党员示范岗、8300多个党员责任区,带领技术团队攻克了200多项技术难关,通过工艺改造、技术革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过5亿元。
  吴中区“包、理、帮、调”四步曲,助推经济薄弱村“脱贫摘帽”。对全区村级稳定年收入不足100万元的18个村级集体,深入实施以“村联村、户帮户、支部带支部”为主要内容的党建“联帮带”工程。全区帮扶薄弱村策划致富“金点子”106个,技术帮扶累计876人次。木渎镇姑苏村帮带光福镇太湖渔港村,通过组织联建、民生联办、产业联动,合作投资开发生态园项目,渔港村农民收入和村级集体经济大幅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显著提升。
  社区工作连着民心民情。沧浪区结合区情实际,围绕社区群众急需解决的难题,广泛征集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千件好事温暖人心”活动。强化各党支部和社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全区征集到拟办的1005件实事,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在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上出实招、见实效。
  无论集中整改还是晋位升级,仅是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激发基层组织活力的手段和举措,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切实把基层组织建设落脚点放在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上,在全市构建起零距离、无遗漏、全覆盖的党群干群联系网络。
  制度建设推动长效管理
  既务实管用,又学得来推得开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如何让基层党组织在完成集中整改并实现晋位升级后,进一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制度建设,是有效途径。每个基层党组织至少建立一项务实管用制度,是基层组织建设年整改提高、晋位升级阶段的重要目标任务。
  围绕这一目标,我市各地建立了一批学得来、推得开、见实效的务实管用制度。
  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电力服务连着千家万户。苏州供电公司韩克勤党支部创设“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制度,针对用电客户关注的热点和供电服务中的难点,由工作室17名供电服务窗口的党团员志愿者组成课题攻关小组,利用工余时间,每周收集分析供电服务情况,每月集中商讨并确定一个攻关课题,每季力争推出一项便民惠民服务新举措。
  让党员干部和群众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赶有目标,昆山市周市镇市北村党委树立“十个一”身边典型,建立学赶先进机制。“十个一”先进典型是指一个好干部,一个好村官,一个好党员,一个好村民,一个好医生,一个好妈妈,一个好邻居,一个好家庭,一个好媳妇,一个好女婿,全部源自村民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身边人和身边事。
  着力打造“国检引航”优质服务品牌,苏州检验检疫局创新“五星”争优平台,构建“五评”长效机制。“五星榜”实行每周评选,即时更新,通过搭建“五星争辉”这一平台,变年终评先为周周评先、改年度评优为日常评优,让先进的有光荣感,后进的有危机感,中间的有紧迫感,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五评”长效机制包括每周自评、每月互评、每季点评、年终讲评和重大工作专评,由此对党组织、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专门点评,确保点出动力、评出干劲、议出成效。
  “携手新市民、共创新家园”,市公安局以访评宣讲服务为载体,全力推进服务基层、为民惠民行动。该局从制度建设出发,以访为重点方式,深入新市民群体,密切沟通联系,并从常态长效出发创制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新机制;以评为有效切入口,深入掌握集中在新市民中的民情、民意和民愿,结合问题整改,促进观念和理念转变;以宣为主要手段,宣传治安防范、文明守法和交通防火等知识,加深新市民对苏州的了解; 以讲为重要载体,最大限度地让党委政府、上级机关和广大群众了解苏州公安开展主题活动的意义和取得的成效,争取最大幅度提升满意度;以服务为落脚点,认真查摆有损新市民合法权益的各类问题,通过主题活动从思想观念和机制建设入手加以解决,真正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在整改提高、晋位升级中,在务实长效制度的建设中,我市基层党组织百舸争流勇创新、茁壮成长勇攀登。